回忆铁道兵
小禾忆铁兵

永远的铁道兵——悼念“铁道兵硬骨头战士”张春玉

来源:大桥局北京指挥部  作者:杨晨   时间:2015-07-29 【字体:

夜雨滂沱,我久立窗前却毫无倦意,目光无地落脚似的在这倾天雨幕中四处游荡,只为日间一个沉痛的消息传来——著名英雄、“铁道兵硬骨头战士”张春玉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5年7月23日5时4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76岁。

一面之缘

我所在的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其前身正是张春玉同志从军在编的铁道兵第3师,这里的每一名职工都对“铁道兵硬骨头战士”的英勇事迹耳熟能详,都为能与英雄同在一个单位备感荣幸。2015年6月中旬,我陪同集团公司时任党委书记梁君到所承建的上海地铁项目检查工作,在得知要把看望“铁道兵硬骨头战士”张春玉同志列入这次行程后,我的心情激动了。我曾在入职培训时聆听他的事迹,曾在铁道兵纪念馆和集团公司荣史馆观瞻他的照片,曾在纪录片《永远的铁道兵》中收看他的片段,亦曾在自己负责起草的多份材料中将他满怀敬意地写入,如今竟有机会当面拜访老英雄,这是一件多么荣幸的事情啊!经过联系,我们了解到老英雄身患骨癌正在上海市闸北区中心医院住院治疗,便于6月16日赶去探望。那也是一个滂沱雨天,上午10时许,我终于见到了自己崇慕已久的老英雄,他躺在病床之上,已经做了5次化疗,胸部以下完全瘫痪,但那消瘦已显苍白的面庞上依然写满了乐观、坚毅和顽强,他满怀喜悦地同我们握手致意,谈笑间思路清晰、精神矍铄,让大家很是欣慰。然而我却不敢相信也不愿相信,同老英雄分别仅只月余,传来的竟是丧音噩耗,从此天人永隔。

英雄事迹

张春玉,河北石家庄人,1963年入伍,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铁道兵第3师13团16连副班长,参加了大兴安岭地区嫩林铁路的修建。1965年6月30日凌晨,其所在连队在嫩林铁路朝阳山1号隧道施工时突遇塌方。当时张春玉正在洞口带领战士推碴,见此情景放下推车便跑向洞内抢救战友,当看到一块巨石就要砸中昏倒在地的战士郭凤堂时,他猛然将郭凤堂推到一边脱离了危险,自己却被这万斤巨石卡压了2小时40分钟,导致左腿粉碎性骨折、右胸3根肋骨折断,从此落下终身残疾。为表彰张春玉同志舍生忘死、一心为公的英勇事迹,铁道兵党委授予他一等功,并于1966年被国防部命名为“铁道兵硬骨头战士”。《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国内重要媒体均发表长篇社论报道了他的英勇事迹。张春玉同志作为铁道兵英雄,成为全军乃至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

沉思光辉

英雄来自于平凡,却又高于平凡;英雄的事迹虽然随着历史的车轮转过,却将永远铭刻史册。长久以来,我时常因着张春玉同志的光辉事迹而沉思无限,于是每次也就因这无限沉思而愈生敬佩。都说人在险境时最是表露本性,而人的本性就在于自保自救,那么张春玉同志呢?他在隧道出现塌方、大家都在迅速逃离时却要逆人群而入,难道有着几年隧道施工经验的他不知道隧道深处恰是险源所在,自己竟要从安全闯入危险吗?我想,这正是他那当仁不让、舍我其谁的英雄主义精神之所在吧。他在看到战友昏倒在地,一块巨石就要将其砸中时,难道他不知道伸手推开战友就意味着是拿自己的生命去换回战友的生命,甚至于救人不成自己却要白白牺牲吗?我想,这正是他那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的奉献主义精神之所在吧。当我们前去看望他时,难道他那经历了多次化疗剧烈反应的身体真的不再作疼痛反射了吗?他却只是淡然一笑,表示仍要继续坚持以硬骨头精神同病魔顽强斗争,端正心态、积极面对,过好每一天。我想,这正是他那身残志坚、积极豁达的乐观主义精神之所在吧。张春玉同志生前曾经说过,“我这一辈子,愿作一把泥土、一块石子、一根枕木,铺在通往共产主义的大道上,让革命的列车从我身上通过,全速前进!”而这,正是他那矢志不渝、百折不挠的理想主义精神之所在吧……

精神永在

英雄是其所在时代的产物,每个时代都自有其英雄,英雄又都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引领着时代潮流。张春玉同志是当年伟大铁道兵部队中的光荣一员,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通过不平凡的行动成长为铁道兵的著名英雄,是每一名铁道兵、每一名铁建人尊敬的勇士、学习的楷模和心中的骄傲。他所创造的硬骨头精神,是以“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为集中体现的铁道兵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代又一代铁道兵、铁建人正是在这一精神的强烈感召下激发出无限的创业热情,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辉煌业绩。英雄虽然已经与世长辞,但是硬骨头精神永在!铁道兵精神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