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一线风采

孙伟:愿为盾构事业献终生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肖永顺 蓝海霞 郑莉华  时间:2018-07-26 【字体:

孙伟伏案工作

个子中等,皮肤白皙,短毛寸,不大的眼睛中透露着坚毅,朝气蓬勃的脸上透露着沉稳,很难想象,一位三十出头的年轻人,已经承担起国内最高时速的轨道交通线——北京新机场线的两台盾构掘进的施工任务。

他是孙伟,十四局北京新机场线项目副经理,中国盾构发展史上,平凡而不甘平庸的一位。

怀匠心,勇于钻研攻难题

盾构施工是目前世界上较为先进的地下穿越方式,号称“土行孙”。2015年,孙伟负责兰州地铁穿越黄河盾构施工,在这里他却遇到世界级盾构施工难题。

穿越黄河的317米中,主要为卵石层,在位于32米水高的地下穿越,水、沙、卵石混为一体,盾构施工过程中,不断有直径大于30厘米的卵石进入出渣管道,造成管道堵塞。

“管道刚疏通,又有大卵石将管道堵塞,反反复复,当时到了一种如果盾构能正常转动,都会让我们安心吃一顿饭的程度,更别提掘进速度了。”孙伟回忆那段时光,依然感到一丝无奈。

世界上没有成熟的技术做参考,孙伟和他的团队,日夜蹲守在盾构机前探讨解决办法,他们在盾构机前加20厘米宽的格栅,阻挡大石块进入,如果条形的卵石不小心“闯入”,他们一方面用碎石机粉碎,一方面在输出管前增加更密的格栅,将卵石阻挡在外。最终高标准、高速度、高质量地完成了工程建设。

工程顺利干完了,本想歇口气,但更艰巨的施工任务又来了。

2017年4月,他接到了北京新机场两台盾构的双线施工任务,盾构段长3500多米,为全线最长的盾构区段;开挖直径达到9.13米,是国内单线断面最大盾构直径;穿越特级风险源北京地铁大兴线,为全线控制性工程。

直径越大,掘进越长,出渣量任务越重,据初步统计,正常推进后,每天约有5000方的出渣量,相当于用3000辆农用三轮车才能拉完。如此大的出渣量,让孙伟和他的团队想到了采煤常用的传送带出渣,但目前国内地铁采用这种出渣方法,达到与盾构的无缝对接,并不多见。

从效率和安全方面综合考虑,孙伟和他的团队还是迎难而上,选择了国内独有的盾构施工连续折返皮带出渣施工工艺。

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参考,他和他的团队便在仅有三个篮球场大小的场地上,开始了对连续折返皮带出渣的设计。他和厂家设计人员不断地往返于北京和长沙之间,设计毫厘不差的安装蓝图。

据统计,皮带机嵌入到隧道内壁需要上千个衔接点,在设计之初,就要将上千个预埋件的焊接位置精确地计算出来,误差不能超过0.1毫米。并在有限的空间内,利用五条皮带,倾斜度控制在10°以内,进行4次折返,最终输送到存渣池。

“有的时候我们在宾馆为了确定一个安装数据,经常会讨论到凌晨两三点钟,尽管我们考虑了一切应该考虑的因素,但是一切都是理论想象,谁也不敢保证安装后就能使用,心里忐忑不安,当时整夜整夜睡不着觉。”孙伟回忆说。

经过30多个日夜的精心设计和反复论证,最终连续折返皮带出渣设备得以安装和使用,较常规的车辆运输出渣,效率提高30%。

在现场,笔者看到,渣土均匀的散布在皮带上,源源不断地将渣土从20米的地下,运到存渣池,其中一段皮带在两个大柱子之间穿过,距离柱子两侧的空隙,仅有20厘米。

因为工作出色,勇挑重担,他被中铁十四局隧道公司评为首届“金牌工匠”,并获得集团公司“青年岗位能手”、隧道公司年度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担责任,科学管理带队伍

“孙经理,没法干了,现场的工人根本不听从安排。”一向踏实肯干的盾构机长张豪看到孙伟走过来,抱怨道。

孙伟笑呵呵地问,“咋回事啊,吵架啦?”

“拼装完一环后,我让拼装手老李先把物资倒运过来,老李非要先修轨道,根本不听安排。”张豪回答道。

“老李是拼装施工的‘行家’了,如果物资运来,轨道没修好,是不是还要干等着轨道修好才能拼装啊,还是先修轨道更好一些吧。”孙伟一边开导张豪,一边走到老李旁边解释,小伙子还年轻,请他谅解,缓和现场气氛。

下班后,孙伟担心张豪有心里负担,把他叫到办公室,给他分析。老李经验丰富,又是领班,说话一定要注意语气,你年轻,不能吩咐人家,让人家干什么就干什么,他下边还有工人,多没面子,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把施工研究得非常透彻,想好后再安排施工,要用真本事让大家信服。

“特别是盾构施工这一新领域,成熟的技术人员并不多,他从一个‘光杆司令’带出了一支大队伍,了不起。”项目经理高洪吉这样评价孙伟。

高洪吉回忆,有一次他和孙伟到盾构机操作室巡查,推开操作门,盾构机长因为不是很熟练,本来推进得很好,看见我们来了,手不停地抖,一不小心,水喷多了,孙伟安慰他,别着急,先按止水阀,本来按一次就行,盾构机长因为着急,连续不停地按了四次。

之后,高洪吉发现,孙伟再去操作室便不推门进了,而是在外边隔着玻璃窗观察他的操作是否规范,等推进停下来再进去跟他交流。

还有一次,刚毕业不久的毕立伟匆忙接到家里的电话,说家里有点事,让他回家一趟。到家后,毕立伟给孙伟打来电话说,父亲需要做一个手术,他不想让姐姐一个人照顾父亲,但又不想失去接手盾构操作这一难得的机会,心里很矛盾,让孙伟出出主意。

孙伟当即表态,在家照顾好父亲,家庭同样重要,考虑到毕立伟刚刚毕业,孙伟向他询问银行账号,给他打点手术费,毕立伟坚持说暂时不用,农村的合作医疗能够报销一大部分医药费,目前能够承担。

孙伟后来才得知,当时通电话时,毕立伟的父亲也在旁边,他的举动让一家人永远记在了心里。

“孙哥对部门员工特别信任,经常鼓励我们要换位思考,相互理解,相互配合,提升团队凝聚力。他会对每位员工进行细致观察、考评,根据综合能力合理安排岗位,并通过不断调换岗位,帮助他们找到最适合的平台,发挥才能,展现价值。”之前跟他工作过的盾构右线经理王北北介绍说。

有担当,忠孝两全家国情

“他跟工作就像谈恋爱,有时我都会很吃醋,但谁让我爱上了一个盾构人。”这是孙伟的妻子刘小萌说的第一句话。

“我老公是一名盾构工程师,我很自豪。我知道他不能经常陪在我的身边,他的工作很重要;我明白他的工作没有节假日,我们最多的沟通工具是电话;我了解他的工作性质,一旦盾构开始推进,就要24小时不停产。他吃饭的速度很快,只希望能多挤出一点点时间给我打电话。”在与刘小萌两个小时的聊天中,她竟3次泪光闪闪。

依然记得,2012年的冬天,外面下着鹅毛大雪,车厢里却充满了暖暖的爱意,孙伟和刘小萌就是在北京通往重庆的火车上擦出了火花,并在长达4年的爱情长跑里有了爱情的结晶。

“跟他在一起,父母反对过,但既然爱他,就要爱他的事业,就要坚持下去。”刘小萌说。

“爸爸回来啦,爸爸回来啦。”孙伟两岁的女儿趴着窗户高兴地喊。

孙伟走进卧室,将女儿抱起,在孩子的脸上轻轻地亲了一下。

刘小萌讲,现在单位都有探亲假,但是为了支持他的工作,我经常会带着孩子到工地来看他,在工地看着他早出晚归,很心疼,便也更能理解他。因为老公是个有担当、有责任的男人,他是在干自己喜欢的事情,是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能为祖国建设事业做出一点点贡献,作为他的后盾,我一定不会托他的后腿。

从恋爱到结婚生子,他们之间一直相敬如宾不曾吵闹过,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一路走到现在,刘小萌看着一起玩耍的父女俩,流露出幸福的笑容。

“2017年,父亲陪母亲来北京住过两次院,因为项目正在进行方案论证,去看望母亲的次数确实太少了,但一直通过电话询问着病情,当得知母亲明天要出院时,我跟项目领导请了假,无论如何也要把母亲送到回家的列车上。”孙伟爱着他从事的盾构事业,也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父母和妻儿。

“确实很辛苦,还愿意继续从事盾构施工吗?”笔者最后问道。

孙伟没有犹豫,他略微抬了抬头,回答道,“愿意,愿意一辈子干下去。”

孙伟查看机械设备

给孩子洗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