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米乐平台(中国)有限公司官网

高铁,向着深圳在延伸
——二十五局赣深高铁四标建设纪实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付晶晶 邓联旭   时间:2020-10-26 【字体:

穿越云层,俯瞰千年古县、中央苏区龙川,东江蜿蜒之上,崇山峻岭之间,有钢铁巨龙凝练成型。从山区河源到滨海深圳,赣深高铁——京九高铁最南端,正在二十五局建设者的手中描摹出轮廓,发出熠熠光辉。

这是一条圆梦之路,它将改写河源不通高铁的历史、实现广东“市市通高铁”的目标;促进粤赣地区协调发展,助力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加速推动“中部崛起计划”“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实施……

这是一条奋进之路,它是二十五局深耕大湾区市场,维护企业信誉、擦亮金字招牌的关键。建设者鼓足干劲,强管理、铸精品、添绿色、促和谐,在这条先试先行的铁路战线上追赶超越、攻坚克难。

管理为基:聚力克难攻坚

时针调回到3年前。2017年10月,二十五局中标赣深高铁四标段约37公里近29亿元的施工任务,迎来了家门口的创信誉、树形象的必胜之战。

四标段包含44座桥梁、44座隧道以及近600榀箱梁的预制、运架等施工任务,桥隧比高达87%。工期紧、任务重、标准高、质量严……困难如遍地山川,一重又一重,但赣深建设者丝毫没有退却。“要么我们向大山低头,要么大山向我们低头!”二十五局集团副总经理、赣深指挥部指挥长武明静在去年5月的劳动竞赛启动仪式上坚定地说道。

面对紧迫任务和严峻形势,该集团指挥部进场之初便快速协调,迅速联动,要求做到高标准起步、高质量建设、高效率推进、高层次达标。集团适时增派精兵强将征战赣深,在施工组织方案、人财物等资源配备上加大投入,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经过全体建设者的共同努力,短期内让队伍重拾了信心,快速扭转了局面。“我们的主要目标就是尽快拉通主线,抢抓一切有利时机,全方位做好保障,进一步加快施工进度!”赣深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窦世学欣喜地说道,现在全体员工积极投入大干热潮,施工作业如火如荼。

赣深项目沿线两侧,风光旖旎、景致如画。但雄奇的山川风景同样预示着施工的艰难。“(眼睛)里面是红的,外面是黑的,太难熬了。”回忆起石角碑特大桥架梁施工的艰苦时刻,技术员贺催明仍然历历在目、感慨良多。

这座全长780米、含5联道岔连续梁的大桥,是连通群辉大桥和寨下大桥的架梁通道的重要脉络,对推进全标段架梁进度至关重要。但大桥浇筑的道岔连续梁存在墩高跨大、梁面宽、浇筑方量大、工艺繁杂,支架承载力安全风险高等难题,对地基承载能力要求极高,施工难度极大。二十五局三公司项目部数次召开现场会议,总结完善混凝土浇筑方案和应急预案,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对结构进行分析、校对,反复测量、全程监控,确保各阶段技术参数受控。

“定人、定目标、定方案、定节点、定奖罚”五定原则是项目“铁律”。龙川属于亚热带雨林气候,每年4至9月的雨季对施工影响较大,2019年上半年实际施工日期只有不到120天,农历新年前必须打通全部架梁通道。工期被大雨一再缩减,项目部的员工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于是他们倒排工期,细化月周日任务清单,定期分析解决难题,严格考核奖惩,确保工作部署落实有效。

当城里人还在吐槽996工作制时,项目已开启24小时“白加黑”循环模式。他们坚持“抢晴天、战雨天”,化整为零,争分夺秒,同步开展劳动竞赛和“创岗建区”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青年团员生力军、突击队作用,掀起一轮又一轮大干热潮。终于次年1月,标段主线桥梁架梁通道顺利打通,成功实现预计工期目标。

紧张的工期也带来物资供应上的难题。2020年初,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各大物资供应商开始出现供货不及时、欠账多,停工等现象,纷纷撤离。在项目出现巨大困难的情况下,二十五局实业公司独挑大梁,单独负责赣深项目的钢材、水泥、粉煤灰等物资供应,在自身也面临巨大资金压力的困难情形下,竭尽全力为项目供应超50万吨包括钢材、水泥、粉煤灰在内的物资,保证工期的顺利进行。

如果说架梁通道的打通为赣深高铁移走了“绊脚石”,那么隧道施工则又是另一番恶战。

“项目部在日常工作中将精细化管理落实到各个环节。”二十五局四公司项目部负责人李飞介绍道,他们创新采取“线上扁平化+线下立体化”的“双线”管理模式,每天现场技术人员将实时情况拍摄照片、视频发送到工作群内,在线“问诊”,及时发现解决问题,让“现场问题人人可监督、经验教训人人可借鉴”。

密州隧道是赣深高铁主要控制性工程,对赣深高铁顺利贯通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隧道进口端位于悬崖之上,坡度较陡,隧道洞长3351.8米,为当时标段最长隧道。项目部引进6台机械手湿喷机,通过开展技术攻关,摸索出可行的作业参数,制定专业操作手册。掘进工作面喷射混凝土时间由原来的10个小时缩短至5个小时。配合劳动竞赛激励制度,隧道掘进速度整体上提高了2倍。密州隧道成为四标段首个月进尺超百米的隧道,创造标段新的单月最高进尺记录。

“这里围岩变化频繁,施工就像在豆腐里打洞,非常艰难。”对于下新隧道的施工难度,李飞深有感触地说。该隧道出口段存在大量结构松散的堆积体,溶岩强烈发育,线岩溶率达63%。在施工中,稍不注意极易引起隧道坍塌或流砂涌水。项目部按照软弱围岩隧道施工原则,坚持超前预报与监控量测紧跟作业面,同时在洞内与地面设置沉降观测点,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监测,实时分析监测数据,确保施工安全。

隧道超挖是一个“老大难”问题,谁能不超不欠,谁就能控制住成本,怎么办?精确参数,先算后干。项目部组织专家研讨,进行数十次的爆破模拟试验,成功将隧道超挖降至可控范围。组织作业队爆破情况考核评比,提升一线工人工作积极性,提升爆破效率,降低隧道超挖。本着少弃多利用原则,在土陂隧道入口附近建起洞渣加工厂,符合条件的充当混凝土粗骨料。截至目前,已有7万吨洞渣用于混凝土粗骨料,节约成本300多万元。

安全生产是项目建设的底线更是生命线。项目实施“安全包保责任积分制”,设置专项安全基金,将安全责任细分到一线工人,对施工中符合安全文明生产标准的工人予以奖励,倒逼安全管理实施。自进场至今安全质量实现零事故。

品质为魂:铸造精品工程

在施工现场,“精品赣深”的宣传标语映入眼帘,与“诚信创新永恒,精品人品同在”的企业价值观相得益彰。

“如果把工程比作一个人,那么质量就是骨骼,外观就是形貌,我们目标就是打造骨骼健康、外貌出众的实体工程。”赣深指挥部总工程师阳克文作了这样的比喻。

“内实外美!”这是去年12月,业主单位组织的全线观摩活动中,参观者们对龙川西站路基段给出的评价。这让项目员工内心无比自豪。路基施工无非就是高挖、深填、压实,要把路基段打造成样板工程着实不易。

这段路基前连群辉大桥,后接高涧特大桥,地形起伏较大,山势陡倾。“我们把山挖开,发现这里部分土地太软,不受力!” 三公司项目部总工程师江聘五回忆说。不受力就意味地面有沉降可能,基础打不牢,后续施工谈何开展?

为“对付”松软的土质,施工人员采用CFG桩工艺,引进集北斗高精度定位模块、测深传感与计量转感于一体的“长杆螺旋钻机+TCF900/CFG桩”控制系统,为钻头配上精确的“扫描仪”,下钻时实时解算、记录CFG桩基础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并在操作室内同步显示。

“纸上的东西远没有现场来得复杂。”手拿设计图纸的江聘五与同事们无数次用双脚丈量着这片土地,只为施工方案一优再优、工艺精益求精。自进场施工以来,这段路基迎接各级领导检查、大小观摩30余次,获得一致好评。2020年8月,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将其列为创建优质样板工程工点。建设者们将普通变成了“不平凡”。

龙川西站不远处就是制梁场。这里的景象有别于常规工地——劳动力少,新式设备多。箱梁预制中,钢绞线张拉这道费时费工的环节,需要多少人能够完成?最少仅需2人!梁场负责人饶广给出了这样的答案。“我们引进智能张拉机、智能压浆机、智能钢筋加工设备等数控自动化设备,让梁场插上‘智慧’的翅膀。”饶广如数家珍般介绍着“智慧梁场”里的“黑科技”。

“呲呲呲……”在制梁区内,全自动喷淋养护系统开启,一榀900吨箱梁正享受着烈日下的丝丝“清凉”。“这套系统可以监测梁体温度、湿度等多项指数,指数一旦超标,系统自动开启立体喷淋,避免梁体因温度过高出现干缩裂纹。” 箱梁养护人员说。

物资过程消耗控制实现自动化,每一榀箱梁都可以通过专属数据库追溯生产过程……龙川梁场的智慧化手段在标段内的其他梁场也得到了推广应用。经测算,智慧梁场的制梁速率相较于传统人工提升3倍、用工数减少50%。

梁场内产出的箱梁要运至施工现场,首先要打通桥梁的下部结构。一公司项目部承建的柳城东江特大桥被业主确定要争创“国家优质工程”。2600多米的桥梁按说不在话下,但该桥具有跨京九铁路、205国道和东江主流的突出特点,“一桥三跨”不说,转体连续梁、跨东江连续刚构、T构连续梁、现浇简支梁,桥梁样式、桩基类型、大小长短等规格型号多样复杂,这都给施工带来不小的考验。

64个桩基施工平台50个出现发育比较大的溶洞,最大溶洞深度达到30米……处在异常发育熔岩区的地质条件,是柳城东江特大桥施工的第一道“拦路虎”。

为了保现场施工,一公司项目部采取“一人对一桩”“一环一交底”的方式,对号入座、责任到人,根据列出的地质“危险清单”,明确处置措施的“药方”,采用“超深度大孔径旋挖钻+全套管跟进”工艺,解决了易塌孔、难成桩问题。

攻克地质“拦路虎”,他们又迎来了水中墩“硬骨头”。30多米的水下,覆盖层、流砂层,层层是脆弱地质的“陷阱”。

“搞创新、改方案”,技术干部们集思广益后大胆决策,将“单壁围堰施工”改为“钢板桩围堰施工”,增加施工稳定性,并采取多项措施,改善封底作业的干燥度和混凝土质量,把合龙误差控制在3厘米以内,为跨东江连续梁主墩打牢基座。

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在“小革新、小创造”摸索施工中,他们不断总结成熟经验和做法,为后续的桩基础施工提供借鉴,施工效率提高了一半。

挠度、中线和断面尺寸控制……从下部桥墩到上部梁体的施工,他们精益求精控制质量,不但克服了桩基、台座、桥墩等困难,还避免了混凝土浇筑蜂窝麻面、错台错缝现象,围观颜色与岭南翠绿交相辉映,甚是壮观。业主也评价说:“这才是央企的实力,看到了二十五局出色的施工水平及施工组织能力”。

2020年9月11日,经过空中旋转精准对接,柳城东江特大桥双跨京九铁路、205国道两个巨型连续梁同步成功转体,标志着影响后续铺轨施工的“卡脖子”工程顺利打通。

主墩桥体为T型钢构,以桥墩为中心,两端为悬臂梁,类似于一个“天平”,转体施工过程中稍有不平衡,就会发生倾覆的危险。繁忙的京九铁路,每15分钟一趟火车,加之每分钟5辆汽车经过的205国道。两跨桥梁优雅的转体背后,建设者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

总工程师周烨介绍,前期桥墩、梁体浇筑过程中,技术人员借“力学有限元”分析软件,通过模型精算桥体两侧混凝土的重量和受力情况,严控重量差;试转阶段,利用液压顶、传感器精测不平衡和摩阻力力矩,算出梁体重心确定配重放置精准;在球铰安装时建立精测网,使其施工精度控制在毫米级。上述科学严谨措施确保了转体两端悬臂平衡。

伴随着现场井然有序的分工合作,技术团队在“天窗”封锁计划内圆满完成了转体施工任务。“首次参与转体施工,过程中遇到不少问题,压力也很大,现在看着慢慢转动,心里有一种充实感。”转体当天清晨6点,技术员徐汝洋在现场表达了自己的喜悦心情。

绿色为屏:建设“生态铁路”

9月的龙川,山青水碧,天空湛蓝……走进正在建设中的龙川西站施工现场,如同进入一条色彩斑斓的绿色生态长廊。沿线两侧,绿树成荫,绿意浓浓,风景如画。在这美丽生态图景的背后,是铁路建设者对生态文明线建设的一份执着和坚守。

满载一车秋色,宛转十里山光。龙川西站作为赣深铁路全线第三大、河源段内最大的站点,紧邻广东千年历史文化名城——佗城镇。龙川西站路基建设自进场以来紧扣“打造绿色赣深”行动理念,二十五局建设者在尽量保持原有自然地貌的基础上,一方面通过配备专业化作业工班,选用长螺旋钻机桩控制设备、智能连续压实设备减少误差率,提升施工质量,打造景观型路基。另一方面,因地制宜地设置路基边坡自动化喷淋设备等系统,全面覆盖整个坡面混凝土和灌木草籽养护。

“在引入这个自动化喷淋系统之前,受土质及气候影响,我们人工栽植的草籽存活率不到三成。”三公司项目部负责人李新田介绍道。“这个系统根据不同时间、地点的温湿度进行单独喷淋浇水,既能达到精确灌溉的目的,又节省了用水,降低人工成本,并确保灌木草籽的成活率。”

如今,龙川西站路基边坡建设已经成为站场范围内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2020年上半年,施工监理单位对赣深铁路全线各标段施工单位进行信用评价考核,赣深铁路四标凭借标准化路基标准化建设系列举措加分名列前茅。

东江,是珠江水系干流之一,自地势高的东北往西南低处流淌,也是内地为香港人民的专供水。船在江中游,画在两岸走,晨雾缭绕,江水滚滚……如此美景,怎忍心破坏?

柳城东江特大桥一桥横跨东江两岸300余米,恰处于东江上游位置。一公司项目部承担的不仅仅是施工任务,更是主动提高政治自觉,保护好东江水,维护粤港两地一家亲。施工过程中,现场设置专员盯控人员,实行“一隔离二禁排三检测”,通过增设隔离层对作业面隔离废渣掉落,严加管控禁止废弃泥浆、油污排入江水,项目部对江内流动水、用于农田灌溉的江水、用于施工混凝土的江水不定期送专业机构检测水质。

水中墩施工整整3年,江水依然那么清澈,项目部鱼钓爱好者时不时三五成群在桥边钓鱼,对水质酸碱性要求严格的混凝土质量丝毫没有影响……

以人为本:共建和谐之家

施工环境艰苦,员工远离家庭长年在外,怎么让他们有归属感,感受到“家”的关怀和温暖?参建单位项目部坚持以人为本,从小事中体现人文关怀,通过打造“家文化”,不断增强员工幸福感。

“出山聚餐了!”一脸疲惫的技术员赵海亮刚从隧道洞口走出来, 远远地看见项目部的车来接,兴奋得挥起手来。每个星期六晚上,聚餐时的“围桌夜话”,成了四公司项目部的“标配”。吃着工地厨师魏大姐精心烹制的拿手小菜,边闲聊趣事、唠嗑家常,饭后和同事打一场篮球赛,赵海亮将工作的忙碌、生活的烦恼置之脑后,享受难得的休闲时光。

来自青海的藏族新员工尕藏尖错首次参加项目聚餐,就被现场气氛所感染,高兴地唱起藏歌,跳起锅庄舞。“和大伙围坐在一起,就像是和家人在一起,饭菜吃得更香,有说有笑很开心!”尕藏尖错说。

定期举办集体生日会、文体比赛、节日团建,鼓励员工家属到工地探亲、给予探亲车费报销、设置工地探亲房……这些点点滴滴滋润着员工心田,转化为大家坚守现场、攻坚克难、建功立业的强大助推力。

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热播的时候,毕业两年的洪生明来到四公司项目部担任隧道技术员。电视剧角色张小敬肩负重任、与时间赛跑的紧迫感,洪生明也深有体会。由于前期人手不足,他一个人分管两个隧道洞口,在昏暗闷热的隧道里高负荷运作,“巡检清点、协调监督、汇总上报”,担负三个人的工作量,卯时起床、丑时入睡,洪生明经常只能睡三四个小时。

在床都没有配齐的情况下,他跟同事挤在一张床板上,倒头就睡着,连洗澡都顾不上,连续5天都是如此。在项目部派员赶到增援的时候,他忍不住哭了,他说:“我不是怕累,而是怕工作干不好,辜负了项目对我的信任……”

项目部始终坚持对农民工兄弟开展关爱服务。粤北山区酷暑炎炎,隧道里温度高达45度,掌子面作业工人们享受着由鼓风机、冰块组成的“土空调”带来的清凉。由于当地缺乏冰块,项目部派车到170公里外的惠州市购买冰块送进洞内降温。今年5月,由于疫情影响、施工繁忙、距离远等原因,农民工自行前往银行办理工资卡成为了一件难事。三公司项目部邀请银行工作人员上门,分批为255名返岗农民工办理工资卡,实现了“一人一卡”全覆盖。

历经三年建设,项目建设者与当地建立了深厚情谊。一方有难,履行央企米乐平台(中国)有限公司官网,二十五局人义不容辞。2019年6月,受最强“龙舟水”的影响,河源市遭受罕见特大暴雨侵袭,东源县柳城镇受灾严重。二十五局一公司项目部主动请战,组建两支抢险救援队伍,调配10余台机械设备,火速驰援抢险救灾。在文笔山,他们清除松动泥石,增运2万立方米土石加固山体;在东江北岸,他们装沙袋、垒沙包,3个小时堆垒上千个沙袋,在沿江堤岸筑起高墙。“多亏你们及时赶来救援,才可以这么快控制住灾情!”当地镇政府抢险救灾工作负责人向项目人员竖起了大拇指。

秋日的客家古邑别具韵味,沿着蜿蜒的东江一路向南,就将来到繁华的珠三角。这条承载着当地人民期盼的赣深高铁,如一条钢铁巨龙横卧在绿水青山间,夕阳下更显出它的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