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加强四项建设 持续净化政治生态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十八局纪委办公室   时间:2020-07-09
【字号:

近三年来,中铁十八局集团公司纪委,严格落实标本兼治要求,把“三不”一体理念、思路和方法贯穿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和构建大监督格局全过程、各方面,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统筹推进,效应叠加,持续净化政治生态。

着力组织建设,做到真健全、真覆盖。一是抓好顶层设计,优化内设机构。集团公司专门做出决定,从公司本级、各子分公司、区域指挥部、工程项目部四个层面,建立健全纪检组织机构,配齐配强专业人员,选配了38名纪工委书记、副书记,对12名纪工委书记、副书记进行了交流任职,全集团专兼职纪检干部由2016年的54人增加到133人;建立纪检干部后备人才库,每两年定期考察更新,为优化纪检队伍,提供了“源头活水”;在所属十个区域指挥部配备纪工委书记的同时,还在各工程项目部设立了纪工委委员,把点多面广的项目部廉政建设,形成了“1+N”格局,化散为整,实现区域化,片区化。

二是抓好业务培训,提高执纪能力。能力素质是执纪审查的主要支撑。为此,集团公司狠抓纪检干部业务技能的提升,聚焦业务能力缺什么就教什么,针对不同类别、层次、岗位、年龄干部的需求,贴近工作实际,面向全集团陆续推出了多次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专题培训,邀请了系统内部知名的纪检专家和集团内部的业务骨干跟大家分享经验;为弥补纪检干部在心理学、行为学等专业知识方面的不足,十八局选派一批年轻骨干走出十八局,到铁建系统甚至外单位、专业院校去“取经”,学习交流,以弥补自己的短板。

三是坚持“刀刃向内”,锻造执纪“利剑”。制定了纪检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实施了《纪(工)委书记绩效考核和薪酬兑现办法》,实行各单位纪(工)委书记年度考核上提至集团公司纪委,业绩突出的,年度绩效金高于同级班子副职;考核不合格的,年度绩效金低于同级班子副职,并且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给予撤销职务处理,这一考核体系大大增强了纪(工)委书记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着力制度建设,做到真长效、真执行。集团公司纪委在强力执行上谋政策,扎紧制度笼子。以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为总抓手,及时跟进出台相关制度规定,制定实施了近40项规章制度。一方面,建立健全日常制度体系,为规范职工检举控告工作,保障职工的监督权利,出台了《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职工举报制度》;为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和监督,出台了《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约谈办法》,为进一步明确区域指挥部纪工委主要责任,出台了《集团公司区域指挥部纪工委工作实施办法》;为扎实推进执纪审查工作,出台了《执纪审查工作办法》;为有效整合办案力量,提高办案效率,出台了《交叉、集中、联合办案暂行办法》等制度。

另一方面,边探索、边实践、边完善,创造性地立规建制。针对工程项目腐败多发易发和职工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问题,制定实施了《项目廉洁管理“十不准五公开”规定》《深化作风建设“十二条禁令”》《内部承包责任制、模拟股份制经济责任主体廉洁管理“十不准”规定》以及相对应的处分规定和保障措施,将纪律和规矩融入到具体的工作要求中,清单式、条目式地明确哪些是红线。围绕权力运行的关键环节,制定实施了《领导干部选拔监督暂行办法》《各类评先评优对象廉洁审核实施办法》等,突出对选人用人、评先评优的监督。通过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使纪检工作不断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确保了纪检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标尺立起来,更要落下去。为推动制度的实践运用,公司纪委在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过程中安装“探头”,适时组织人员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跟踪问效、监督检查,对发现的制度执行不力、流于形式的,进行提醒整改,对拒不执行制度、因违反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依规依纪依法严肃处理。

着力作风建设,做到真较劲、真碰硬。一是抓住关键少数。作风好不好,关键看领导。领导干部是作风建设的组织者、管理者、推动者,是作风建设的风向标和指示灯。公司纪委在全集团深入开展“职责观、执行观、协作观、服务观”四观大讨论活动,着力整治少数领导干部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以及不担当、不作为、私心重、争名利的突出问题。

二是抓住经常性教育。坚持把警示教育作为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坚持分类分层开展警示教育,加大典型问题通报曝光力度,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信号。三年来累计举办活动6098场,受众21.9万余人次。编印了三期《“知畏知止”系列案例警示教育》材料,坚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发挥反面教材的警示教育作用,做到提神醒脑、警钟长鸣,不断营造风清气正、廉洁从政的良好氛围。

三是抓住关键节点。每逢节假日,提前下发通知,提出过‘廉’节要求,划定纪律红线。成立检查组深入各级单位进行明察暗访,集中检查公车私用、公款吃喝、违规发放津补贴等重点问题,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

四是抓住关键事。加强对工程项目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的监督,紧盯亏损项目内部管理的“薄弱点”、问题多发的“风险点”,实施精准监督,倒逼项目管理提升。针对项目部乱发津补贴、机械设备管理混乱、违规公款购买消费高档白酒、企业领导人员及其亲属违规经商办企业等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将专项治理情况进行公示,接受广大职工群众监督。

着力构建大监督格局,做到真细密、真严格。纪委深刻把握中央企业的政治属性,推动构建以政治监督为主线,业务监督为基础,各种监督方式有机融合的大监督格局。坚持将监督融入管党治党,融入项目管理,融入队伍建设,融入职能监督,融入创新创效。成立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协调小组,统筹发挥纪律监督、巡察监督、业务监督、职工监督、舆论监督的作用,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成果共享。

一是以约谈述责为抓手,紧盯“关键少数”。各级党组织书记、纪工委书记,对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监督责任人进行集体约谈。每年度各单位纪(工)委书记向上级党委、纪委面对面述责“同台应考”,对工作责任,实行“清单化”,坚持年初列清单,年底“晒清单”,切实传导压力,落实责任。针对违纪违规问题易发、多发、高发的领域,对集团公司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教育约谈,倒逼各部门把业务监管挺起来、立起来。对项目物资、计划、财务等重要部门和1600余名关键岗位人员进行专项分类约谈,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责任和压力向业务领域、基层单位传递。

二是发挥巡察利剑作用,实现监督全覆盖。聚焦项目管理中的突出问题,紧盯重点、难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常规巡察、专项巡察、交叉巡察,通过发现问题,督促各子分公司、项目部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近三年,公司纪委协助公司党委完成20家子分公司、工程项目部的常规巡察,57个工程项目部的专项巡察,43个工程项目部的交叉巡察,巡察共发现问题3091个,移交具体问题线索617个,实现了子分公司、重点项目巡察全覆盖,同时全集团上下联动,子分公司同步开展巡察工作,形成了巡察监督立体网络格局。

三是把监督寓于日常工作,实现监督常态化。以规范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行为为切入点,抓好“三重一大”、选人用人、招标投标、工程建设等领域监督检查,对容易滋生腐败的问题,提出防范和治理对策。抓住“关键少数”,强化对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人员的监督,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推动构建全覆盖的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切实做到监督常在、形成常态、全面覆盖。

近三年来,全集团运用“四种形态”处理党员干部1263人次,用好用足第一种形态处理774人次,占比61.3%;妥善运用第二种形态处理428人次,占比33.9%;准确运用第三种形态处理52人次,占比4.1%;果断运用第四种形态处理9人次,占比0.7%,前两种形态占比95.2%,实现了由“惩治极少数”向“管住大多数”拓展。以强监督发现问题、推动问题解决,保障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决战决胜,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