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非逐梦 海外前行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丁亚星  时间:2021-09-02 【字体:

火车通过盖得吉利隧道

非洲西北一角的海岸线拥着沿海国家几内亚,碧落低垂,重云绵延,热辣的阳光炙烤着滚烫的土地,大西洋的季风吹拂着沉睡百千年的原始山林。原始和神秘是绝大部分人对非洲的固有印象,但对于2019年4月29日第一批踏上几内亚大陆的中铁十四局集团建设者来说,更多的却是新鲜感以及摩拳擦掌的欣喜:这里即将铺就第一条中国标准的现代化铁路——赢联盟几内亚达比隆港至圣图矿区专用铁路!

斩下DK83+500拦路虎

作为中铁十四局集团走进几内亚市场的第一个项目,此前几无任何有关经验参照,最先来到现场的“拓荒者”们吃的苦头也是最多的。语言沟通、衣食住行、物资设备进场,没有一个不是问题。交流是连比带划;饮食靠清水煮面条、土豆就榨菜;出行以双腿为主、车辆为辅;物资设备靠后方加急协调,现场多方周转。

建设者进行前期勘探

在重重困难之下,建设者们还当头迎上了一只“拦路虎”——DK83+500处24米钢便桥搭设任务。该便桥是便道拉通的“任督二脉”,只有打通它才能连通便道,为后续施工创造先行条件。便桥施工适逢雨季,几内亚雨季期间的暴雨来势凶猛,总是以摧枯拉朽之势顷刻浇下。反复的降雨直接导致河水暴涨、前期施工完成的基坑大面积坍塌、围堰几度冲破,桥台基础多次中断施工。

便桥一日不通,便道施工任务就向前推进不动。为了查看对岸的工地情况,57岁的副经理陈贵生一天不得不游几个来回。碰上这头“拦路虎”,现场没有人不头疼。

为了解决这块“心病”,项目负责人袁相富积极联系兄弟单位WAP建设,在没有任何机械设备的情况下,通过中几方员工们蹚水渡河、人力运输,在水面上搭设出一个漂浮的“大盒子”,人工将土袋、砂子、水泥、混凝土传到河流对岸进行施工。功夫不负有心人,仅靠着一台挖机,现场完成了土袋围堰施工、钢便桥架设,历时两个月,终于具备通行条件。

2019年9月5日,袁相富按捺不住欣喜,发布了一条朋友圈:卡脖子位置便桥贝雷架安装完毕,24米跨度,没有吊车,你肯定猜不出怎么完成的!

啃下隧道这块硬骨头

古拉高导隧道又名一号隧道,是赢联盟达圣铁路的第一条隧道,也是几内亚共和国近代以来的第一条隧道。因其围岩差、渗水频发、本土施工历史空白,被誉为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但它负有多大的盛名,建设者们就背负多大的压力。

隧道大干期间正值国内新冠疫情爆发,举国封锁。紧急筹备的76名隧道工人无法进场,现场所需物资全部无法按时发运。那段时间,除了偶尔能在午休时间看到身穿反光背心在办公桌前睡着的袁相富,夜里能在灯火通明的会议室听到他奔波一天后疲惫的声音,驻地几乎看不到他的身影。

终于,5月21日,45名隧道工人随着赢联盟包机赴几,所需物资设备也在逾期近三个月后陆续到港,现场复工。

在现场施工向好时,袁相富却因频繁下现场,第二次被诊断出疟疾,俗称“打摆子”。来过非洲的人无一不谈“疟”色变——轻则畏寒、反复高烧、浑身酸痛,重则危及性命。现场才刚开始攻坚,自己怎么能倒下?于是袁相富强忍着病痛,主持会议定方案、查看现场抓落实。

面对工期紧、任务重的难题,项目部以“保开挖、拼仰拱、抢二衬”的总体思路组织隧道施工劳动竞赛,统筹规划,细化施组,加大过程管控力度。为按期完成施工任务,项目部采取多种技术和管理措施,24小时流水作业、洞内设置两幅栈桥、加设会车洞、二衬地泵接头改直管,大大提高了施工生产效率,隧道施工进度达到单线铁路隧道施工国内顶尖水平,古拉高导隧道单端开挖月进尺最高达216.4米,仰拱施工、二衬施工单月最高均达到276米。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中铁十四局集团承建的赢联盟达圣铁路第三标段总长36.3公里,沿线分布有大小不等共18个村庄。在铁路开始施工前,村民的收入水平普遍不高,要想找到一份薪资可观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

随着各工点全线开花,项目部广泛吸纳当地务工者,创造机械设备司机、隧道工、测量员等技术岗位约3000个,累计招聘“几工”近7000人次。其中,单是沿线村庄劳动力即高达4300人次。换句话说,沿线几乎所有青壮年都曾应聘上岗,许多人更是主动返回故乡工作,解决了本地人才向外流失这一社会“痛点”。

独立作业的几方员工

如此庞大的本地务工者数量背后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如何做好属地化用工呢?要想实现在几内亚市场的滚动发展,做好本地人才储备工作是重中之重。赢联盟“ 尊重、包容、协作、发展”的八字方针是大家总挂在嘴边的属地化用工原则。

考虑到项目部绝大部分中方员工都是首次出国,无任何属地化管理经验,且中几两方文化差异悬殊,袁相富积极探索,牵头建立了属地化人才培养机制,通过“传帮带”,为本地员工培养技能、创造平台、提供机会。在隧道大干劳动竞赛及路基附属工程抢干期间,更是反复上会讨论研究,最后敲定“几工”“工作业绩考核”、“承包制”等方案,打破吃大锅饭的思想,有效调动了“几工”的积极性,工地上加班加点抢工的“几工”身影越来越多……

雨季道路泥泞、旱季无水源是村民们每年都要碰上的问题。自进场以来,项目部积极参于公益活动,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本地环境的影响。为沿线村庄平整足球场、搭设便桥、修整道路9条共计20公里。旱季期间为村民设置水龙头,安排水车每日对施工便道及沿线所有村庄进行三次洒水降尘,为村民提供生活用水。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家中国企业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悄然改变了沿线居民的生活,收入水平提高的村民们纷纷骑上了崭新的摩托,用上了先进的智能手机,孩子们欢快地在足球场上奔跑,人人都会说一句“你好”……

在第二故乡度过两个春节

项目部第一批人员的进场时间是2019年4月29日,直到2021年4月29日,500多名中方员工,很少有人离开过现场。

2020年1月,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爆发。每逢佳节倍思亲,在项目部春节联欢会上,大家纷纷演唱了《鸿雁》《故乡》《献给妈妈的歌》,默默地红了眼眶,用歌声遥寄乡思,为远方的亲人送去牵挂和祝福。

项目部高度重视,将“外防输入”和“日常防控”作为疫情防控的两项关键工作,第一时间出台疫情防控紧急预案,现场以“只进不出”为原则,改造集装箱供“几工”食宿,对“几工”实行分班组、全封闭管理;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每日测温、每日消杀,限制外来车辆及人员进入。

为海外员工接种新冠疫苗

中几方员工核酸筛查近1600人次,新冠疫苗接种328人。这份答卷是项目部为保障员工安全做出的努力,而员工们的坚守则是最好的回向。

“爷爷、爷爷,我好想你啊,你什么时候回来?”老伴抱着小孙女和李志强视频。

医务室是项目部防疫及医疗工作的关键部门,必须时时抓、天天管,只有确保四百多名同事、工友的身体健康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推进,他不敢有丝毫懈怠。

于是今年春节,李志强又像去年一样说了一个善意的谎言:“快了,快了。”

“爸,我在这过得好,你不用担心,这钱你拿去跟妈用着。”一毕业就来到几内亚的刘杰把自己攒下几个月的工资给家人转账过去。

“媳妇,隧道通了,马上我们就能一家团聚了。”设备部长曹生友在电话这头喜笑颜开。

……

2021年6月16日,赢联盟几内亚达圣铁路通车仪式顺利举行。中铁十四局集团建设者们则三次刷新几内亚铁路建设历史,分别建成几内亚近代以来首条隧道——盖得吉利隧道,最长隧道——古拉高导隧道,及46.5米高的目前几内亚第一高墩。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这句话,刻在了达圣铁路项目部每一个人的骨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