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品牌
铁建艺苑

追寻铁道兵建设南疆铁路的足迹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饶飞   时间:2022-11-21 【字体: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最近,我在铁建书屋读了《不能不看的新疆》一书,对祖国大西北的风景和风土人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对书中描写的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里,我们铁道兵前辈们驾铁龙、驭天山,斗酷暑、战严寒,建成南疆铁路的光辉历史,我感到无比崇敬和向往。

2022年夏天,我和几位退役的战友几经筹备,一起踏上了新疆之旅,恰好同行队伍中有一位战友的岳父正是原铁五师的“老铁”,老爷子和我这位刚入职铁建五年的“小铁”成了忘年交。他经常说,那段战斗的历史波澜壮阔,战友间患难与共、生死相交,这次要带我们去看看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于是,我有幸成为见证那段历史的过客,成就了一段终生难忘的圆梦之旅。

我们在戈壁滩上自驾近千公里,终于找到了奎先隧道和原铁道兵营房遗址。“四十多年前,西北边远地区缺少铁路,与内地联系十分不便。因此中央决定先修吐鲁番到库车段铁路,并把这一艰巨任务交给了铁道兵。”老爷子向我们介绍。

“新疆的戈壁滩气候变化无常,白天气温可以达到七十摄氏度,晚上又到零下,洗的衣服像牛皮一样,挂上就结冰。‘飞沙走砾’‘风吹着石头跑’也是真的,风大的时候都可以把汽车刮走,工程艰难可想而知了,时刻考验着铁道兵的战斗意志和生存意志。铁五师、铁六师承建的奎先隧道是铁道兵最为悲壮的战场……”老爷子沉稳而缓慢的声音,带领我们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

 奎先隧道(饶飞 摄)

时至今日,奎先隧道依然巍峨矗立在海拔3000米的冰达坂上,它是中国海拔最高最长的隧道之一。谁又能想到,眼前的残垣断壁就是铁道兵曾驻扎多年的土坯营房,而遗址四周因为生存条件恶劣,至今仍是荒无人烟的状态,看见残破的墙壁上依然苍劲有力的“志在四方”大字,想起了铁道兵们战天斗地的精神,我们不由得热泪盈眶。

原铁道兵营房旧址(饶飞 摄)

之后,我们辗转来到和静县烈士陵园,这里安眠着198位铁道兵烈士的忠魂。上世纪70年代,铁道兵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远赴新疆,修建南疆铁路,却有200多名年轻的铁道兵战士牺牲在那儿,长眠在那儿,再也没踏上回家之路。我们走进陵园,一块墓碑上镌刻着这样一句话,“你们的血肉已化作天山皑皑的白雪,你们的筋骨就是那天山万年的松柏,你们的军魂挺拔在天山铮铮的脊梁上。”我们将白花和白酒庄严肃穆地放在碑前,一同轻轻唱起《铁道兵志在四方》祭奠英灵。

在这趟新疆之旅的十多天中,我一边欣赏着沿途的美丽风景,一边又欣喜于老百姓发自内心的幸福笑容,深深感动于新疆的快速发展。铁道兵用八年时间,以血肉之躯铺就了一条连接南北疆的钢铁生命线,凝聚着无数南疆铁路建设者的心血和汗水,彰显着铁道兵们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英雄气概。

铁道兵这个兵种虽然已经远去,但他们保卫和建设祖国的不朽丰碑将永远铭记在亿万人民心中。我们中国铁建人作为铁道兵的传人,脱下军装,成为共和国长子,重担依旧在肩。我们继承前人留下的精神宝藏,不忘先辈的光荣传统,让铁道兵精神在中国铁建继续开花结果、续写辉煌!

【责任编辑:张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