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奶奶讲故事学做人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中铁十一局城轨公司纪委书记:桑胜文   时间:2022-05-13
【字号:

有人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我觉得,我从奶奶身上学到的做人做事的道理最多。因为小时候经常听奶奶给我讲故事,特别是听她给我讲的孔子大弟子颜回见财不贪财的故事,让我受益终生。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我出生在鲁西南汶河南岸、皋山前的一个大村庄——泗皋庄。村庄之所以大,是因为庄内有六千多人口,文化大革命时期分四个大队,现在按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分四个村。村庄内大多数人都姓颜,据说1700多年前,颜回的后人迁居与此,颜姓人不断繁衍增多。

村庄内有颜回庙,庙内大殿建筑奇特,上世纪六十年代曾改为人民公社驻地,后又改为学校,三十年前才又恢复为颜子庙。村庄西头还有颜林,林内有很多大树,有的大树直径很粗,我小时候经常和伙伴们到颜林捡树果吃,三五个人手牵手才能把大树主干围一圈。

奶奶给我讲颜回的故事很多,但记忆最深刻的还是孔子考验颜回是否贪财的故事。

颜回家很穷,一天只吃两餐饭,一年到头很少吃上荤菜。一天清晨,孔子让颜回去挑水,颜回用扁担挑着两个水桶走到井台边,突然发现有一个金黄色的东西,他捡起来仔细一看,是一锭金子。颜回当时很疑惑,这是谁遗失的金子?难道是老天爷看着我家穷,专门赐给我的?颜回思考一番,就把这锭金光闪闪的金子放回到了原处。然后,他捡起一块石头在井台边写下了两句话:“天赐颜回一锭金,外财不发命穷人。”写完,他挑着水扬长而去。颜回的所作所为,被躲在暗处的孔子和众弟子们看的清清楚楚。

据说,孔子用不同的方法先后三次测试颜回,才完全相信颜回是一个不贪财的好弟子。从颜回身上,我看到了榜样,并暗下决心,要一辈子向颜回学习,不贪非分之财。

记得那是1978年,改革的春风还没有吹到我的家乡,农村还是实行的生产队、大队、人民公社制,社员们缺吃少穿,经常为吃饭发愁。

那时我家有九口人,有爷爷奶奶、父母亲、小姑和我兄妹四人。那年的夏天,我家每人只分到了23斤小麦。

虽然有人抱怨生产队分的小麦太少,可听一位临村的亲戚说,他们村处在荒山中,没有水浇地,加之那年干旱,每人只分到了三斤八两小麦。

由于粮食太少,母亲只好精打细算,一天只做两顿饭。粮食青黄不接时,经常用杨树花、槐花、柳芽、榆树皮、红薯叶等替补。即使这样节省,两三个月后,我家的粮食也吃得所剩无几了。

那年我12岁,下面还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都是正长身体的时候。那时候我最大的奢望,就是能吃上饱饭,或者每餐能吃上白馒头,就觉得心满意足了。

记得是刚入秋的一天,学校放假还没有开学,我上午跟着大人下地干活,中午饭没吃饱,下午又背着粪筐去山上割草,然后背着割来的草到生产队过秤记工分。等到太阳落山回到家,肚子早就饿的咕咕叫。

傍晚,我走进厨房,掀开锅盖,锅里什么也没有。我对母亲说,肚子饿里心发慌。母亲说,咱家的粮食快没了,一天吃两顿饭也不一定能撑到玉米和红薯下来。听母亲这样一说,我只好忍着饥饿等明天上午吃早饭了。

一会儿,在生产队当保管员的父亲回到家,喊着我的乳名说:“你今天晚上和队长他爹去大桥边那块地看玉米去,春玉米快熟了,免得有人偷。”我答应说,好。

于是,我抱着被子、打着手电,来到村头的玉米地旁搭好的窝棚内。

这块春玉米地约有5亩地,正处于籽粒灌浆后期,估计再有半个月就能收了分给社员,一解粮食短缺危机了。

为了便于看管,窝棚搭建的有两米多高,利用的是玉米地中间路边上的两棵杨树,旁边栽两根立柱,再用多根木棍横竖绑紧,上面铺上草杆,就成了一张高脚床。

和我一起看玉米的是一位60多岁的老人,他觉得我年龄小,就让我看上半夜,他看下半夜。

我睁大眼睛、竖着耳朵,观察玉米地周围的动静,每半个小时,还打着手电筒围着玉米地走一圈。

到了午夜,老人接班看玉米,让我睡觉。我躺在高高的窝棚里久久不能入睡,因为肚子再唱空城计。后来,肚子饿的实在难受,就在床上来回打滚。

这时,我看到距窝棚约20米远的另外一生产队正在做饭。做饭的人我认识,是我一个表亲,喊他表大爷。

那晚上他们队约有二十人加班干活。饭做好后,加夜班干活的社员来到灶台,盛好饭后一个个蹲在打麦场边吃饭。不知为什么,我看到有人吃了一碗,还有人只吃了半碗就倒掉不吃了,大家很快就放下碗各自回家了。

这时,我从窝棚上下来想解个小便。看到表大爷在收拾锅灶,我就上前给他打了个招呼。表大爷对我说,锅里剩里有饭你吃不?我高兴地连说,吃、吃。

表大爷拿给我一个碗,我掀开锅盖一看,一大锅饭剩下一多半。我盛了一碗饼子和糊糊,就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吃第一口饭时,我就感觉到不对劲,怎么有股霉味?怪不得剩下半锅饭,原来是用发霉的玉米面做的饭。

当时,对于饥饿难耐的我来说,也顾不得饭发霉了。在既没有盐,也没有咸菜的情况下,我蹲在灶台边,狼吞虎咽地连吃了3大碗。然后一抹嘴,回到窝棚上,很快进入了梦乡。

1979年,我们村也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此,我家彻底解决了吃饭问题,日子也一天天好起来。

我17岁时参军入伍,当兵14年后又转业到国企工作,并一步步走到公司领导岗位。

几十年来,我和战友及朋友们有时谈起此事时,有不少人说我太傻!你们晚上去看快熟了的玉米,肚子饿的难受,就不知道掰下几个玉米煮煮或烤着吃。我说,别说吃了,连想都不敢想。

当时,我虽然饿的打滚睡不着,但始终没有产生想偷偷掰两个玉米煮着吃的想法。总觉得父亲让我去看玉米,是父亲、队长和社员们对我的信任,我如果去偷偷地自己先填饱肚子,成了什么人了!岂不成了小偷了吗?

另外,我知道还有一个重要因素,让我从来没有非分之想,那就是颜回人穷志不短、见外来非份之财从无贪念的故事,从小就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颜回的故事让我学有标杆,一生行得端、走得正,可以说获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