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远方“捡”故事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李金雨  时间:2022-09-05 【字体:

作为一名基层单位通讯员,我常常与出差为伴。入职以来,我涉足过全国大多数省份,爬过青藏高原海拔4200米之上的塔吊,钻过南海海底100米之下的隧道,过程虽苦,可我每每乐在其中。远方的风景很美,但吸引我的,永远是奋战在一线的那些“最可爱的人”,和在当地“捡”到的故事。

老铁道兵张清荣的故事就是我在中铁十四局云南呈贡42号路项目部“捡”到的。自1980年成为铁四师的一名战士后,他一直坚守在测量岗位,亲眼见证了4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测量工作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兖石铁路是铁四师在兵改工前承建的最后一项工程,那时候机械设备落后,我们测量班需要20多人,测量靠着经纬仪、钢卷尺,费时费力不说,误差还不尽如人意。”提起那段经历,张清荣满脸唏嘘,“到了2012年,工作逐渐走上了快车道,测量队有了第一台全站仪,全队8个人干了以前20多人的活儿,这是我们做梦都不敢想的。”

留给张清荣的惊喜还在后面。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迎来了大发展时代,日新月异的科技使他的“测量印象”不断刷新。2017年,他调入青云项目继续担任测量队长,国产GPS仪器第一次装进了他的工具箱,测量同伴也锐减到了4人。“工程合同额越来越大,需要的人手反而越来越少,我这也算吃到了‘科技红利’。”聊起这些,张清荣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现在岁数大了,退休的老伙计们劝我别干了,但我总想着再等等,相信未来带给我的惊喜会越来越多。”

果不出他所料,2019年,他调入云南呈贡42号路项目部时,无人机走进了他的工作。他和徒弟翟木云两人潜心研究,开发的“无人机航测+VR”技术在工地迅速走红。“运用无人机测量现场土方石量,10万平方米的工程项目,只需10分钟的信息采集,加上不超过2小时的数据处理就能输出最新填挖方量,相比人工测量,效率至少提升10倍以上。”如今,张清荣又迷上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经常浏览相关新闻。有的同事打趣道:“老张,现在地上都装不下你了,还想上天?”张清荣总是一丝不苟地回应:“现在国家科技发展得这么快,我相信距离北斗应用到我们工作中的日子,不会太远了。”

如果说张清荣是坚守一线老铁道兵的一个缩影,那么中铁十四局项目经理冯亮则是新时代铁建人援藏建设的一个典型。从2017年起,这个东北爷们先后辗转昌都、日喀则两地进行项目建设,将爱和汗水洒在雪域高原。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响应党中央号召,包括中铁十四局在内的央企纷纷派出精干人员援藏建设,冯亮就是其中之一。2017年,当冯亮等人通过进出山唯一一条土路,来到昌都江达县上格色村时,老乡们兴奋不已。村支部书记紧握着冯亮的手说:“等路修通了,孩子们就可以走出大山上学了。”

昌都地广人稀,仅江达县一地,面积就和北京市差不多。为了实现老乡们的愿望,冯亮用3年多的时间,在当地修了24条农村公路,将当地大部分乡镇串珠成链,极大改善了江达县交通运输网络。每当回忆起这段经历,冯亮总是感慨万千。他说:“我永远忘不了金沙江友谊大桥通车时,老乡和同事们载歌载舞,共同庆祝的画面。”这座桥地处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江达县与四川省甘孜州德格县交界处,两岸沟通可减少绕行60公里,节约两小时左右。通车仪式上,江达县仁真都村党支部书记嘎玛旺扎激动地说:“这座桥通了以后,娃娃们出去跑运输就省得绕远了,我们的牦牛肉、酥油茶也能卖到更远的地方去,可以赚更多的钱,更快地带领村民们发家致富。”

哪怕离开了那片热土,但冯亮依然牵挂着那些淳朴的乡亲们,这些年来一直和他们保持联系。前不久,远在广东的冯亮接到了当地老乡的电话,老乡说,现在交通方便了,很多企业来办厂,他们的特产再也不愁卖了。很多村民家里还搞起了藏族体验式民宿,日子越过越红火……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不管是企业的发展,还是家庭的富裕,折射出的,都是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随着国家“十四五”规划逐步实施,我也会与更多的人和故事在远方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