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品牌
铁建艺苑

铁道兵精神,志在四方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杨悦畅   时间:2023-11-10 【字体:

闲暇时,耳机里随机播放着音乐,响起熟悉的前奏,只那一瞬,便听出是《铁道兵志在四方》,初听时觉得曲调铿锵有力,熟知歌词后肃然起敬,这是一首贯穿了整个大学时代的歌,如今又延续到工作中,轻轻地跟着哼唱,思绪也随着飘向远方。

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是在大学军训参观校史馆的时候,门口的“铁道兵号”列车头雕塑气魄庄严,馆内展柜里摆满铁道兵时期的物件,墙上挂着黑白的影像资料,聆听循环播放的《铁道兵志在四方》,犹如那时的峥嵘岁月在眼前帧帧闪过,严寒酷署、劲风暴雨,铁道兵一直奋战前线;手推肩扛、锤凿担挑,从不向困难低头。铁道兵精神使我深深震撼,也坚定了当初考入石家庄铁道大学的选择,更是要将不怕困难、敢闯敢拼的精神融入大学生活中。在遇到困惑时,一遍遍地听这首《铁道兵志在四方》,感受铁道兵战士的无畏与坚守,从中积蓄力量,坚定内心的声音,付诸行动;在面临抉择时,总会绕着学校里的火车头转一转,静下心来分析,抓住问题的本质,寻找最优解。

不禁感慨,与铁道兵精神从初入大学的那首铁血军歌起,就已深深结缘。就像是理想照进现实般,大学毕业后,我进入中铁十四局房桥公司工作,切身感受铁道兵精神的可贵。是这样一群人,始终将不畏艰险、任劳任怨、精益求精、争创一流的精神融入到每天的工作中,为攻克黄河天堑不断探索钻研,废寝忘食,突破难关;为确保生产安全,这顶白色的安全帽穿梭在厂区的每个角落。加入到这样一支建设队伍里,我深感荣幸备受鼓舞,铁兵精神铭记于心,外化于行,工作上更要一丝不苟,尽职尽责,提高实践创新精神,保持强烈的进取心,志存高远,争做一名合格的铁建人。

铁道兵精神的精髓始终流淌在铁建人的血液里,成为一种不变的“基因”。聆听老铁道兵的故事,仿佛歌词里的场景浮现眼前,背起行囊与父母妻儿挥手再见,转身便毅然踏上建设祖国的道路。他说,那时候苦呀,风餐露宿,荒无人烟,就用锤子榔头一点点凿,用扁担箩筐一趟趟挑,但越是艰难越要前进,就是有那股子勇往直前的劲。他说,1983年10月1日,是他永远不会忘记的一天,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归于国家铁道部建制领导,“兵改工”文件正式下达,看着军旗缓缓地降,集体脱下军装,眼泪止不住的坠,舍不得呀,但作为班长必须起到带头作用,听党指挥,身先士卒,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冲锋在前。他说,每一代铁道兵有每一代的责任与使命,现在科技发达,企业的高速发展令人震惊,智能化、自动化生产保证了质量与高效,更要将铁道兵精神发扬传承下去。

今年是中国铁建成立75周年暨兵改工40周年,岁月更迭,初心不变,铁道兵精神赓续传承。“前方打到哪里,铁路就修到哪里”,铁道兵肩上的钢轨追逐着解放的炮火不断向前延伸,争分夺秒抢修,在抗美援朝的战火硝烟中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开启了“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的传奇征程,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被党和人民誉为“铁道建设的突击队”。“风雨九重,丹心一生,雄师劲旅,是我铁道兵”品读《铁道兵赋》,深刻体会到他们的伟大,攻坚克难,勠力同心,战戈壁铺路,凿隧道通衢,跨山海建桥,真正做到了“锦绣山河织上那铁路网”。

一曲终意未尽,斗志昂扬的歌声仍在回荡,精神似乎得到洗礼升华,此刻我无比坚定,握紧手中“人民铁军”的接力棒,做一名时刻奋斗、志在四方的铁建人。

【编辑:杨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