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品牌
铁建艺苑

致敬“她”力量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潇珩   时间:2023-04-21 【字体:

前段时间新闻报道中的女兵火了,她们个个英姿飒爽,利索的短发、坚毅的眼神,在皑皑雪山中坚守岗位,在导弹发射中冷静沉着,在远洋大海中乘风破浪,在湛蓝天空中艰苦训练,在阅兵仪式中以昂扬的气势和整齐划一的动作接受祖国人民的检阅……她们,用挺拔的身姿,满腔的柔情,保卫祖国,守护人民。

铁道兵是一个艰苦的兵种,也是铁路和平建设时期牺牲最大的兵种,生在特殊的年代,身背特殊的使命,他们在“劳动光荣、艰苦光荣、当铁道兵光荣”的三荣精神激励下,不断地前进、开拓。我在收集铁道兵史料时,发现不乏有女性的身影,她们是战士又是母亲,她们是妻子又是技术骨干,在柔情与豪情间,与男儿一样,冲锋在最前线。

在一篇名为《劈山开路女炮手》的文章中,就讲述了女炮手胡清碧的故事,在烈士哥哥的影响下,胡清碧从小就立志要做一位像哥哥那样为人民冲锋陷阵的战士,为了这个目标,她刻苦学习,从铁路学校毕业后,如愿以偿成为了一名铁道兵战士,真正穿上了军装。在条件艰苦的工地上,在震耳欲聋的风枪旁,在紧张排渣的战斗中,站在高大的台车上,如星星般的炮眼、蛛网似的线路早已在她脑海中刻下,装药、接线、放炮……每一个步骤,每一项流程,甚至为赶工期自制的炸药都被胡清碧不断刷新和挑战着新的纪录,“轰!轰!轰!”崇山峻岭中起此彼伏的炮声是对女战士最好的回应。

在沙通线施工过程中,女民兵争先恐后的报名,“我是共产党员,让我去吧!”“我是共青团员,请党考验我吧!”“我坚决要求上战场,请一定批准我的请求!”……决心书、请战书像雪片一样从四面八方涌来。平均年龄不到20岁的她们组成一个英勇的战斗群体,和男民兵一样,挖土挑担、抡锤打钎,奋战在铁路修建第一线的身影是她们那句句铿锵誓言的印证,肩膀压肿了,血泡起了又破,破了再起,她们苦干加巧干,用火红的青春铺设希望的道路,最终夺得了“劈山开路先锋队”的红旗。

在中铁十四局博物馆京原线展示的有关图片中,有一张女通信兵爬电线杆的照片。作为军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她们是电话线路畅通的重要保障,无论是春秋还是冬夏,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越是恶劣的天气越是要反复执行查线任务。照片中的通信兵青春靓丽,一身军装英姿飒爽,将油黑乌亮的长辫挽成两个发髻,一边一个藏在军帽下,她脚踩“脚扣”,身背工具箱,身形矫健地爬上电线杆最高处,手持老式电话听筒看向远方,简陋的工作环境与女兵镇定自若的神态形成鲜明对比。

曾经,有一位退休的铁道兵女战士参观博物馆,她满头银发,和善安详,温文尔雅又气度不凡,在家人的搀扶下,她仔仔细细端详着每一处展板,她身上穿着的是曾经洗得发白的军装,胸前戴着的是一枚枚熠熠生辉的奖章,恬静的脸上还带有风霜雨打、劈山凿岭的痕迹,但是我看到她闪耀着的眼神,格外动人。

【编辑:金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