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品牌
铁建艺苑

“哏都”十年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赵敏   时间:2023-04-21 【字体:

“一晃儿咱们来天津十年啦,你看公司周边原来是青青荒草地、茫茫无人区,如今也变成了商业区啦!”中铁城建三公司工会副主席、女工委主任樊庆君站在公司办公室的窗前一边向下张望着,一边感慨着。

是啊,2013年,也是个芳草萋萋的春天,当时的中铁二十二局六公司不远千里,挥泪告别了塞北冰城哈尔滨,毅然迁址来到了天津滨海新区海洋高新区,同年11月按照中国铁建专业化发展要求,企业重组更名为中铁城建集团三公司,投入了津沽大地的怀抱,正式奏响了春天的序曲。

地道的天津味

“姐姐(二声),介是嘛玩意儿啊?”“你可真哏儿!”来到天津十年了,尽管乡音不改,但都或多或少学会了一些天津话,就连相声也成了公司年会的保留节目,让大家逐渐融入了这个充满欢乐的“哏都”。

爱一座城,恋一个家。这里不仅有语言的融入,更值得夸赞的是味蕾的幸福。

“借钱吃海货,不算不会过!”这是老天津人的口头语,尽管东北人对海产品不够热情,但花蛤、皮皮虾、鳎目鱼,大家餐桌上的海产品也日渐丰富起来,每逢亲朋老友到来,都会展示一下还不太娴熟的海鲜烹饪技巧。

九河下梢七十二沽,要是唠起天津小吃,煎饼果子、锅巴菜、耳朵眼炸糕、狗不理包子,还有逢喜事办寿宴必不可少的四碟捞面,大家也都是门儿清着呢,一个个说得你直流口水。

“你看,连我也学会了揣着鸡蛋、端着小锅去买早点,热热闹闹的,要的就是这感觉。”家住老城厢的樊庆君深深地爱上了这座城,爱上了这份不一样的烟火气。

青春活力的注入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城市的希望。随着一个企业的到来,带动着公司员工的举家搬迁,为这座城市带来了一份新的活力。

“天津更加重视素质教育,尤其重视孩子的心理辅导,你看,孩子都高三了,德智体美劳,样样没落下。”一提到孩子这个话题,作为父母的可有交流的呢。

俗话说,“有苗儿不愁长”。公司迁址天津以来,孩子们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从当初的小不点儿,如今考入北大、清华、复旦、香港中文等高校的孩子真是大有人在,他们成为父母眼中的骄傲;有的毕业了留在了天津工作;还有一批出生在天津的娃娃们,他们就是土生土长的天津人。

不仅远来的孩子们迅速融入了天津,大学毕业生也以每年近百人的速度源源不断来到公司,扎根天津,他们的到来,给这个第二故乡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感觉这个城市都变得更“年轻”了。“来到了天津卫,俺就是天津人!”公司团委副书记游普良大学毕业后果断离开了家乡大庆,选择来到天津。这不,如今找了个天津对象,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兔年结婚这个“千年大计”。

不仅如此,该公司还积极落实集团公司“双百计划”,加大中高端人才引进力度,对人才聘用实行市场化管理模式,不断聚集优秀人才。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名名优秀人才的到来,产生了非常积极的“鲶鱼效应”,带动了企业管理质量的全面提升。

据公司人力资源部主管户籍工作的员工潘岚介绍,十年来,公司员工及家属1100余人落户天津,其中80%为青年员工,他们的加入,为企业发展带来了蓬勃的生机。

属地建设人人有责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扎根天津十年来,该公司把属地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相继承建了津秦高铁、滨海信息安全产业园、宝坻还迁房、国印二期、静海融商产业园等一系列重点项目。

他们坚持科技兴企,不断完善技术创新体系,突出科技创新引领降本增效,努力打造科技效益型企业。公司连续七年跻身“天津市优秀诚信企业”行列,成功认证全国高新技术企业、天津企业技术中心,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技成果百余项。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们传承“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风餐露宿、沐雨栉风”的铁道兵精神,肩负央企担当,在天津港8·12爆炸事故救援中主动请缨,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义不容辞,在爱心献血活动中大爱无疆……

在参与属地经济建设的同时,他们坚持高质量发展,努力回馈社会,近年来累计为天津纳税近2亿元。

马克思曾说“环境改变人,人也改变环境”。十年来,中铁城建三公司正好赶上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有利契机,始终保持一个“创业者”的奋斗姿态、一个“奉献者”的满怀激情,抖落远归的尘土,加入“哏都”前行的大潮,在这片无比热爱的津沽大地上努力发展。

【编辑:金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