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品牌
铁建艺苑

我与北京东六环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孙长松   时间:2023-07-11 【字体:

6月28日对我来说,是一个高兴的日子,我的“搭档”——“京华号”盾构机顺利出洞,中铁十四局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7.4公里的西线隧道顺利贯通,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回想起3年多来的建设故事,那一幕幕、一段段场景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北京东六环工程可谓是一个“看不见”的超级工程,我们建设的7.4公里隧道都在副中心之下,最深处位于地下75米,是北京市埋深最深的隧道。我们为工程量身打造了国产最大直径的16.07米超大直径泥水平衡“京华号”,这台盾构机长150米、重4300吨,是真正的“地下蛟龙”,代表当今国内超大直径隧道掘进装备的最高制造水平。

结合城市副中心的地质情况,我们对“京华号”盾构机进行了精益求精的针对性设计,首次应用超大常压刀盘、智能预测换刀、超前地质感知等核心技术,实现超大直径盾构装备智能化设计制造,并且在行业内首次应用超大盾构同步双液智能注浆工艺,填补了这一领域的技术空白,成为助推国家先进制造业和科技升级的典型样本。

十几年前,我国盾构机主要依赖进口,甚至隧道施工都难以独立完成。十几年后,我国盾构装备制造和隧道施工技术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盾构装备从进口到出口,还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可以说,以国产最大直径盾构机“京华号”为代表的盾构机“逆袭”,正是中国创新之路的缩影。2021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总结“高端产业取得新突破”时指出“最大直径盾构机顺利始发”,让驾驶“京华号”的我们倍受鼓舞。

我们和“京华号”建立了非常深厚的革命友谊,带着习近平总书记“努力占领世界制高点、掌控技术话语权”的嘱托,怀揣“使命必达”的理想信念,孜孜以求,问心无愧。从2021年5月份掘进以来,我们操控着“京华号”盾构机,用700多个日夜攻克了55个风险源,顺利完成了7.4公里长距离穿越。

盾构掘进从安全、效率、施工环境等方面都有绝对的优势,但背后更是“耐得住寂寞”的坚持。我的盾构团队一共有20人,平均年龄只有26岁,他们在隧道内单班作业12小时,白夜班两班倒,冬天基本看不到太阳。而由上万个零件组成的盾构机,运转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导致作业面的环境温度要比地面温度高很多。在这种环境下,我们依然创造多个行业施工记录,6个半月完成16米级超大直径盾构机工厂组装、60天完成盾构机整体组装调试、盾构机单月掘进进尺达到542米、单日最大进尺达到24米等等。

地下工程,总会面临许多未知的风险和挑战。在“京华号”的地下“穿越”之旅,我和我的团队始终保持着高度专注,牢记钱七虎院士给我们的“如临深渊、如坐针毡、如履薄冰”三如精神嘱托,带领300多名工人,在巨大的机械轰鸣声中,做好盾构开挖、渣土外运、管片安装、结构施工等每一道工序,为东六环改造工程、为副中心基础设施建设默默贡献力量。去年9月份,盾构机在中间风井完成覆土20米的超大埋深盾构接收及二次始发,期间两个多月我们吃住在盾构机旁,陪着“京华号”一起攻克难关。

西线隧道是由36680块预制管片拼装而成,隧道实体质量至关重要,关乎隧道使用寿命和远期运营安全。自隧道建设开始,我们就致力于把工程建造为“平安百年”示范工程,把目光瞄向了在国内还是空白的超大直径同步双液注浆技术。在隧道建设前期,我和技术团队进行300多次现场注浆试验,从原材料选择、浆液配合比、浆液基础性能和耐久性等方面开展研究,并成功运用到盾构掘进过程中。借助这一关键工艺,我和我的团队驾驶着“京华号”盾构机,通过不断优化掘进参数,成功下穿京哈铁路、城市副中心交通枢纽、地铁6号线等多个特级风险源,地表沉降始终控制在3毫米以内,实现无扰动穿越。同时,隧道管片得以快速成型稳定,管片错台均小于5毫米,远远优于设计指标,7.4公里隧道不渗不漏,有效确保了隧道的结构质量和运营安全。

只有始终保持精益求精的精神,才能建造好大国工程。我们在施工过程中严格落实安全风险分级动态管控、现场隐患排查整治,借助清单化管理、5S管理等手段,抓好安全生产。我们把设备当成自己的朋友,对它进行精细化管理,始终坚持计划性保养和预防性维修,到目前为止我们的设备完好率保持在95%以上。

“上天有神舟,下海有蛟龙,入地有盾构”。地下隧道是城市的血脉,纵横交错的隧道如同坚实的地基般将城市撑起,让城市在隧道之上如花绽放。作为一名年轻的技术人员,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我将带领我的团队,持续把个人理想融入企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扬工匠精神,不负所学、一展抱负,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再立新功。

【编辑:敏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