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品牌
铁建艺苑

难忘的黄草山隧道采访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吕奎元   时间:2023-08-30 【字体:

上世纪90年代,我两次去中铁十五局二公司承建的重庆长(寿)涪(陵)高速公路黄草山隧道采访,多年过去,那情那景至今历历在目。

1997年初秋,作为公司党委宣传部的一名新闻干事,我从焦作乘火车去重庆,再坐轮船去长寿县(现设为区)去开工不久的长涪高速公路黄草山工地采访。当时指挥部住在工地附近山坡上的一幢民房里,房前的路一下雨泥泞不堪,没法下脚。正是秋天,绵绵秋雨下个不停,去工地要走400多米的烂泥路,深一脚浅一脚,让人非常恼火。

当时隧道还没开口,正在组织人力和机械对隧道口周边的山坡进行清表、分层回填一条峡谷。职工的居住条件很差,几个人挤一个房间,湿漉漉的空气,被褥都是潮湿的。还有个生活问题,那就是没有洗浴设施,职工们下班回来一身汗水,只能接两盆水简单擦洗一下。这样的环境,指挥部十几个先遣队员竟熬过5个月时光。

一年后再次去黄草山采访,这里已经大变样。指挥部迁至离工地不远的一个山坡上,几栋活动房和一栋砖房排列在隧道弃渣堆积的一个平台上,建了一个吊脚厕所、一个洗澡房。隧道外的大峡谷已变成一个平坦的开阔地,他们充分利用隧道弃渣资源,采购10台碎石机24小时轰鸣着加工碎石。隧道的大部分石碴均为自己加工,节省了几百万元成本,加上科学严格的管理,这项工程赚了一大笔钱,成为当时公司盈利最大的几个项目之一。黄草山隧道右洞,提前7个月掘进至分界线。这么顽强的战斗精神,干得这么快,让业主单位很满意,发话叫他们再往前掘进350米,同时将1000多米的左洞交给他们干。

这次采访,比上次印象更深刻。在隧道里,一名工人告诉我,超强度的劳动,体质差的职工吃不消,不得不换下来。下班归来的施工人员,山珍海味摆在面前也无半点食欲,只想美美地睡上一觉,一倒在床上便雷打不动,能睡上一会儿觉,那是莫大的享受。

隧道内通风设备的作用似乎不大,炮烟滚滚,钻孔台车、地泵车和穿行于洞中的运渣车,释放出的大量浓烟在有限的空间肆意弥漫,无孔不入。一会儿的工夫便熏得人睁不开眼睛,脸、手像涂了一层碳。我的眼睛被油烟熏得忍不住流泪,一个小时的现场采访,就让人很难熬。

那年夏天,黄草山一带足足闹了3个月水荒,气温高达40度,河沟里的水断流了,从很远的地方运来的水,只够饮水、吃饭和隧道作业,职工们洗脸、洗澡、洗衣服简直成了一种奢望。从身边走过的施工人员,哪个身上都有一股刺鼻的汗臭味。

陪我进洞的总工徐文明感慨地说:“这里的条件很艰苦,时间一长也就习惯了,不过比起你们那时候要强多了。年代不一样,科技和生产力在发展。”我在南疆铁路打隧道是计划经济时代,3131米长的一座隧道,当时投入的兵力是整整3个营。但完全依靠人力,可以想象其艰难程度有多大。4年多时间才干完,耗费的人力、物力惊人。延展开来说,全长476公里的南疆铁路,1974年开工,铁五师、六师及四师2个团等近9万人参加建设,1984年正式通车,耗时近10年。放现在,这条铁路有当初十分之一的人力足够了,而且3至4年就可以建成。今天看来那是人力和物力资源的巨大浪费,但在那个年代是必须投入的。那时候修铁路的生产工具多为铁锹、耙子、簸箕、大锤、铁棍、手推胶轮车,机械化程度和劳动生产率低。

而黄草山隧道施工机械与以往有很大不同,公司购置了一台钻孔台车,出渣有汽车和铲车,尽管洞内通风条件很差,但绝大多数人员是从铁道兵转过来的,能吃苦,不怕累,干劲足,掘进与衬砌紧相随,隧道在他们的汗水里一米一米地延伸。他们不畏惧困难的顽强拼搏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我,铭记在心。

回单位后,我先后写出2篇报告文学、1篇消息,在集团公司内刊《综合简报》《中国铁道建筑报》和《人民铁道》报上发表,将他们的事迹进行了广泛宣传。

1年后,黄草山隧道左右洞全部完工,以质量优、进度快受到业主的好评,获得铁道部火车头奖和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优质工程奖。中铁十五局在重庆建筑市场实现了干一项工程树一座丰碑、创一方信誉开辟一方市场的目标。之后,奉云、重庆绕城高速等一项项大工程收入囊中,助力企业走上快速发展之路。

【编辑:佳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