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一线风采

四院子弟眼中的父辈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刘新红   时间:2017-12-22 【字体:

2017年初,经过多轮专家评审和港珠澳大桥建设工会联合会确认通过,铁四院子弟易茗创作的《海上金桥》等五首歌曲正式面向社会公布。历时两年的“港珠澳大桥之歌”主题创作歌曲征集活动落下帷幕。

港珠澳大桥自2009年底开工以来,上万名建设者夙兴夜寐,在伶仃洋上谱写了一首波澜壮阔的大桥之歌。2017年是大桥建设的冲刺收官之年,港珠澳大桥主题歌曲出炉,必将为奋战在一线的建设者们带来新的鼓舞。

易茗,大桥的女儿

易茗,1990年生,湖北武汉人。本科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研究生毕业于美国宾州费城天普大学博耶音乐学院声乐表演专业。现就读于美国麻州波士顿伯克利音乐学院声乐表演,攻读艺术家文凭。

“去美国的第一年,我父母来到港珠澳大桥。他们在桥上监理了五年,我回来看过它三次。”2015年盛夏,易茗带着满满的好奇第一次来到港珠澳大桥,她想看看是什么让父亲连夜失眠,白了青丝,却依然饱含激情,是什么力量让父亲如此坚持?她与一线建设者一起生活了二十多天。她凌晨四点起,乘坐交通船赶赴工地,看到建设者打桩架梁热火朝天,踏着余晖笑语归宿……每一个细节都烙在她的心上,平凡却充满力量,平静又炙热如火。她,走进了父亲的桥梁梦。

父亲易有淼是一个痴迷桥梁的“追梦人”,20余年一直为路桥奔走。2012年,他与妻子吴丹霞一同来到港珠澳大桥,成为港珠澳大桥桥梁工程的建设者。

女儿也是个“追梦人”,只是她不曾想自己的音乐梦与父亲的桥梁梦能够交织在一起;不曾想父亲在她儿时深种下的“路桥之情”会通过这种方式萌芽。父亲的那些责任和执着,憧憬和热爱,女儿的好奇与感动,共鸣与亲近……都融汇在一起,绽放出至真至爱的歌声。

第二次回去,易茗站在了港珠澳大桥的桥面上。父亲带着女儿在桥上走着,他们穿着一样的工作服,女儿却比不上父亲的脚力。“烈日晒得我头晕,父亲却一路走一路看,不时露出不满的神色。他是一个极其严苛的人,小时候我数学不好,挨了他不少脑瓜蹦。不过这么宏伟和重要的桥,不是他这样的性格,出来的结果又怎么能让百姓放心呢?我知道他不一定是最辛苦的,我敬畏大桥,也敬畏劳动者。他们夙兴夜寐地为我们铺路造桥,我们才有了如今的天堑变通途。”一些旋律在易茗脑海中产生,伴随着泪水和汗水。

他,桥梁追梦人

1986年7月,易有淼从西南交通大学毕业,带着满腔热情和满腹学识回到家乡武汉,在铁四院桥隧处从事勘察设计工作。1990年调到铁四院监理公司,从事工程施工监理。时光飞逝,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他由一名青涩的工程师成长为一名经验丰富的金牌总监。两次被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授予火车头奖章。

 2012年5月,易有淼来到珠海,作为港珠澳大桥主体桥梁工程SB03合同段(铁四院监理公司牵头与广州南华工程管理有限公司组成联合体)总监,承担了深水区桥梁工程15.824公里监理任务。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铁四院监理公司第一个外海施工监理项目。 

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是在“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铁四院监理的SB03标段是港珠澳大桥桥梁工程中施工环节最复杂、采用创新工艺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标段。这需要建设者不仅要有创新智慧,还要敢于担当。

易有淼带领团队(高峰期60多人,其中80%为年轻人)迎难而上,本着“做难事必有所得”的信条,攻克了一项又一项难关。

能到港珠澳大桥这个超级工程施工和监理的单位都是国内知名企业,能来到这个项目的人员也是各个单位的精兵强将。同台竞技,四院不能输。

港珠澳大桥施工进程中,易有淼总是亲力亲为,从基础原材料开始把关到施工过程控制,一切都从严监督,强势把控着世纪工程的一流质量。

港珠澳大桥江海直达船航道桥有三座钢索塔,整体吊装段高105m,重约3000t,如此大型的钢塔海上吊装在国内史无前例,尚没有经验可以借鉴。为了确保做到万无一失,正式吊装前,总监办督促并见证了承包人进行了三次钢索塔吊装模拟演练。

2016年1月6日凌晨3时,激动人心的时刻来临了,在确认现场各项工序准备就位,且天气、海况等自然因素符合吊装条件时,易有淼总监现场签发吊装令,同意承包人正式吊装139号钢索塔。

易有淼还担任中共铁四院监理公司华南地区支部委员会党支部书记职务。他利用讲党课之际还组织了支部党员参观港珠澳大桥建设施工现场,让他们亲身体会这个工程的雄伟和震撼。

家国情怀

易有淼的办公室挂着这样一首诗匾:“铁骨柔情征四方,南国佳人续华章。紫荆杜鹃并蒂莲,长虹卧波威名扬。”这首诗不仅代表了他五年来对港珠澳大桥建设所付出的全部深情和爱,同时也抒发了他这位交通工程建设者的家国情怀。

和许多做工程的人一样,易有淼也是长期工作在外,和家人团聚的机会很少,工地就是他的“家”。以致女儿易茗说和爸爸团聚简直就是一种奢望!

就在港珠澳大桥之歌征集之时,很多同事才知道他有一个学音乐的女儿在美国留学,创作了一首大桥之歌《海上金桥》。有人问他:易总,您长期在工地,很少有机会陪伴女儿的成长,您是怎样教育女儿的?跟我们讲讲,我们也取取经。但他总是谦和地说:没有什么经验,身教胜于言教,我只是在关键时刻把握住方向,不要跑偏就行。

2016年,《海上金桥》在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新春慰问茶话会上压轴演出,得到各界人士一致好评。

易茗在大桥歌曲征集中一共创作了四首作品,作品上交后,她第三次来到港珠澳大桥,此时的大桥已经成型。

“创作完成的阶段,是需要沉淀和自省的。我站在桥上,唱着我写的歌,内心所有翻涌的感情都平静下来了。这种感觉非常奇妙,大桥是我灵感的来源,也是我作品最后的呈现;是我内心澎湃的始作俑者,也是我内心平静的守护神。”易茗站在建设者中间,情不自禁地唱响这首《海上金桥》,歌声嘹亮,饱含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