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米乐平台(中国)有限公司官网

十四局集团装配式建筑的“智能”建造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许月霞 李美华   时间:2018-11-29 【字体:

走进中铁十四局房桥公司天津宝坻轨道板厂生产车间,水养池旁,智能检测机器人通过桁架运行,圆形的“大脑袋”上布满了“眼睛”,多角度同时扫描分析,一遍走过去,外形尺寸、平整度、套管间距等20多项数据显示在配套的电脑上,一块CRTSⅢ型轨道板的检测由人工50分钟提高到5分钟,精准高效。

在北京房山的住宅产业化基地,一排排预制的外墙板正排队等候进入蒸养窑。“我们承揽了北京城市副中心职工周转房两个标段7000多万元的任务,要提供内外墙板、楼梯板、空调板等8种预制部品。”产业化负责人说,“我们目前有三条生产线,最大月产能5900m³。”

该公司作为中铁十四局倾力打造的建筑专业化板块代表,也是中国铁建旗下第一家住宅产业生产基地、中国铁建首个装配式建筑研发中心。

除住宅产业化部品外,房桥公司还精于制造桥梁、轨枕、管片、轨道板、箱涵、地下综合管廊等产品,是行业内最齐全的装配式建筑产品生产厂家。

装配式建筑可以说是基建行业的“基底”单元,房桥公司六十多年专注混凝土预制,藉借政策优势,通过整合资源,聚集智力,用最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武装自己,以“最新”的技术、“最优”产品打造最强竞争力,在传统混凝土生产中走出了“高端”路线。

重设计 生产线建造一路领先

要让装配式建筑高端化,好的生产线设计不可或缺。在宝坻轨道板厂,他们创新设计“辊道式传输+工序自动化+搬运机器人+独立式养护”生产模式,实现了自动清模、安装预埋件、张拉、放张、蒸养等,建造的国内首条高智能CRTSⅢ型轨道板生产线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该公司有一批在实践中摸索成长的“实干家”,凭借多年的施工经验和积累,他们改造更新轨枕自动化流水生产线、率先引入管片自动化生产线,为济南黄河隧道建造了世界公轨合建最大直径管片自动生产线,在陕西建成国内首条隧道内混凝土支承块自动化生产线和套靴安装生产线,刷新业界记录,开创新的生产模式。

“智”能加持 生产装配换挡升级

在临沂制梁场,操作人员将预应力参数输入智能张拉系统后,点击启动按钮,便可实现预应力张拉自动化进行,可谓是科技制梁中的“傻瓜式”操作,实现了工序施工质量完全可控。济南地铁项目部参与研发的全国首台管片抹面机器人更新至2.0版,替代了原始人工抹面,圆满解决了管片外圆弧面表面不平整、不密实等情况,一年可节约人工费用约100万元。宝坻轨道板厂的重载运输机器人参与生产全流程,提高了工效;为苏通GIL管廊生产的21944块管片加装芯片,通过扫描实现了自动化验货接收,还可为后续运营维护工作提供可靠的信息。

大数据助力精准管控

在济南地铁项目部,车间醒目的LED大屏幕实时直播管片生产情况。项目部借助“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全面推行了盾构管片制造流程管控系统,用于监控管片生产过程中钢筋笼制作、混凝土灌注、养护、存放等主要工序的生产数据。该公司还与铁科院电子所联合研发出管片智能管理系统APP,应用在为京张高铁清华园隧道生产的管片和箱涵中,实现了京张管片生产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全天候的“智能”管理,用“大数据”助力精品制造。

借力智库 科研不止步

借助科研高校的智力资源,该公司成立了“住宅产业现代化研究基地”“建筑技术产学研研发中心”“建筑工业化研发基地”,攻克了“构配件安装工装的技术研发”“大跨度叠合板防裂问题的研究”“叠合板拉毛工具的改进”等多项技术质量攻关课题,为该公司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培养和储备了一批装配式建筑的专业人才。

该公司成功试制国内第一榀40米高速铁路双线整孔预制箱梁及配套静载试验架;建立了盾构管片远程数据监控中心,及时了解隧道施工情况及盾构相关试验研究情况;与清华大学、中铁设计咨询公司合作,试生产出全国首环隧道能源管片等等,通过研发,房桥公司持续发展获得了强大的科技原动力,也为走向科技主导型企业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