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公司要闻

走近轨道上的首都 感受强国路上的自豪

——中外记者探访北京轨道交通“智慧大脑”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维   时间:2022-10-20 【字体:

十年砥砺奋进,一路凯歌前行。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期间,10月17日,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组织50多名中外媒体记者,走进北京轨道交通指挥中心,感受强国路上轨道交通写下的华彩乐章。

作为北京轨道交通建设主力军中国铁建的一员,作为见证和记录10年来中国轨道交通事业蓬勃发展的一名新闻记者,在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与众多中外同行一起,探访企业参与建造的首都千万量级“地下城市”,心情无比激动和自豪。

当记者一行走进北京轨道交通指挥调度大厅,便被硕大屏幕上纵横密布的路网所吸引,发出阵阵惊叹!“这里是亚洲规模最大、接入线路最多、集约化程度最高的城市轨道交通中枢。大屏幕上实时反映着路网各线的运行情况,每一个小圆点都代表着正在运行的地铁列车,车次号、满载率、晚点情况一目了然……”北京轨道交通指挥中心副总经理梁樑介绍。

从16条到27条,从442公里到783公里。党的十八大以来,首都北京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便捷市民出行为目标,大力发展轨道交通。目前轨道交通线网总规模达1148公里,居全国首位,线路覆盖12个行政区和亦庄经济开发区。“日客运量达1200万人次,相当于每2名市民中就有1人乘坐地铁。”“与小汽车出行相比,每一位乘客可减少77%的碳排放,照此计算,北京地铁一年可减少碳排放738万吨。”北京轨道交通指挥中心新闻发言人童梅告诉记者。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轨道交通已成为绿色首都、智慧首都的靓丽名片。而在首都轨道交通从无到有,从线到环再到网的发展史进程中,中国铁建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北京轨道交通指挥中心新闻发言人童梅介绍首都轨道交通近年来发展情况(赵鹏飞 摄)

1969年10月1日,中国铁建的前身铁道兵历经1550个日夜的艰苦奋战,建设完成了北京地铁1号线,开辟了中国地铁建设事业从无到有的历史新篇。改革开放后,特别是新时代的伟大十年,中国铁建发挥全产业链优势,参与了首都几乎全部轨道线路的建设,占到总工程量的三分之一。

2013年2月8日,农历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铁十四局承建的北京地铁8号线二期项目,慰问建设者,赞扬中国铁建为祖国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6年后,在北京轨道交通大兴机场线开通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中国铁建建设工地视察。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殷殷嘱托,让全系统30多万员工备受鼓舞,为祖国建设事业拼搏奉献的决心更加坚定。

北京轨道交通指挥中心副总经理梁樑介绍首都轨道交通网络布局(赵鹏飞 摄)

全长41.36公里的北京大兴机场线,是全国首个设计时速达到160公里的地铁轨道线,中国铁建参与了投资、设计与施工。在这条被誉为“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新里程碑”的轨道线上,中国铁建设计了全线“最难区间”草桥至大兴新城站区间,创造了国内地铁盾构施工连续掘进最长、单线直径最大、设计时速最高的纪录。

从首都北京延伸到祖国的大江南北,中国铁建将一项项轨道交通建设纪录重新书写。

中国首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全自动运行的“无人”地铁线路北京地铁燕房线,贯穿北京南北的“地下中轴线”北京地铁8号线,中国第一条跨座式单轨交通线重庆轻轨,中国第一条单轨有轨电车天津小轻轨,世界第一条磁悬浮商业运营线上海磁悬浮轨道交通线,中国首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长沙中低速磁浮交通线……中国铁建参与了中国所有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总里程超过3000公里。

一条条穿行于地上地下的“轨道大动脉”,支撑着城市经济的高速运转,让流动的中国彰显出繁荣发展的活力。

“感受到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取得的大发展、大跨越,更看到中国的城市交通正在加速迈向更智能、更绿色的发展趋势。”“大城市交通拥堵,是世界各国普遍面对的问题,北京的经验值得借鉴。”……参观结束后,中外记者纷纷发出感慨。

【责任编辑:张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