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一线风采

管好项目是最大的责任

——记山东省新时代岗位建功劳动竞赛标兵安磊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张达   时间:2022-11-16 【字体:

走进青岛融发产业园施工现场,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个人,中等个头、黝黑脸庞,戴着安全帽、穿着反光背心穿梭在施工现场的各个角落,风雨无阻。

三十年的时间,先后担任十个项目的项目经理,从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变成了一个略显沧桑的“中年大叔”,他就是中铁十四局市政公司二级项目经理融发产业园项目负责人安磊。

项目创效是天职

“抓好项目管理,为企业创效是天职。”

在2021年中铁十四局年中会上,安磊获评集团公司第四届“创效功臣”,能够取得瞩目的经济效益得益于他的超前谋划和精打细算。

2015年,开城路二期工程开始施工。第一次干隧道的他告诫自己,“不能自乱阵脚,要打实基础。”

安磊(左三)在现场带班检查安全生产(张达 摄)

在现场管理上,他有着“独特”的思路。考虑到工程施工的特殊性,他决定采用项目部直管班组、按工序承包的方式组织施工,有效避免了因某些工序被劳务队“卡脖子”的局面,为隧道贯通打下了坚实基础。

“就地取材、变废为宝”成了亮点。洞口出渣、挖方段的风化砂在他眼里都是“宝贝”,通过只租赁水稳站、支付加工费的方式,实现了材料的自给自足,合理利用了风化砂、河砂和碎石,既保证了混凝土质量又节约了资金。

付出总会有回报。在他的带领下,开城路二期工程硬是较合同工期提前一年半验收通车,在中铁十四局市政公司黄岛一揽子工程中第一个完成决算审计、第一个实现全额回款,并于2017年荣获中铁十四局“优质工程奖”。

有了开城路二期工程的良好开端,与当地业主建立了诚信合作、互利共赢的纽带关系,他又先后带领团队施工了藏马山一期配套工程、农村公路生命防护工程等项目。

解决问题是能力

“只要有好的施工业绩,就不愁没活儿干。干好工程,树好牌子,市场就有了。”

项目施工的青岛西站周边道路提升应急工程合同工期60天,合同额2.2亿元,面临开工就大干的局面。

作为民生工程,能不能按时干完是头等大事。安磊把项目部人员一分为二,一部分人负责农村公路的收尾工程,一部分去抢青岛西站周边道路提升工程,合理排布施工工序。他自己奔走于多个施工现场之间。靠着这一股子干劲儿,青岛西站周边道路提升工程仅用56天便圆满完成了施工任务。

安磊(右三)同施工人员研究施工图纸(张达 摄)

还没等大家喘口气,新的挑战又来了。

保税港区B保中心周边交通提升工程也是应急工程。接到这个工程时,正值2020年疫情防控最吃力的时期。安磊第一时间拨通了春节项目值守员工电话,要求他们在做好防护的同时,储备大量防疫物资,以备复工需要。

没过几天,他便独自驱车赶回项目部,一边部署疫情防控工作,一边着手组织复工复产。在当地防疫政策允许的情况下,本着“关键岗位”人员先复工原则,项目部派车去接返岗人员,并陆续完成项目前期策划和队伍进场工作。

就这样,保税港区B保中心周边交通提升工程仅用45天,提前完成了应急任务。在这两项应急工程中,安磊带领项目职工用行动诠释了“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先锋精神,他同时也获得“山东省市政工程优秀项目经理”称号。

团队建设是关键

“注重各方面协调发展,构建和谐团队。”

项目部管理技术人员的平均年龄不超过35岁,其中长期工作在工程一线、具有丰富现场经验的成员占据90%以上,青年占将近60%。由于项目年轻人居多,他在年轻人全面发展上下足了功夫。

安磊办公照(张达 摄)

利用业余时间,他积极组织员工开展乒乓球、羽毛球、台球等比赛,鼓励项目职工多健身、多锻炼。不定期的文体活动丰富多彩,使项目部每一位员工既能在紧张工作环境中得以放松,又能在愉悦环境中交流感情。

就这样,他带领项目30余名职工拧成一股绳,迸发出无穷力量。

每次谈起项目管理,他总会说道,“项目上下氛围和谐,大家劲儿往一处使,工程才能干好、项目才能发展好。作为项目负责人,我的任务就是让大家工作舒心、过得开心。”

安磊以兢兢业业的态度扎根生产一线三十年,通过科学、规范、人性化管理,使项目不断朝着“以和谐促效益,以效益促和谐”的良性循环轨迹发展。

【编辑:钊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