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品牌
铁建艺苑

在师傅的“唠叨”中成长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陈青华   时间:2022-11-22 【字体:

“小陈,你看稿子里面的这句话措词不对,你瞅瞅,还有错别字,写工程动态信息要把工程建设意义写清楚,做事要细致认真,不管干啥最忌讳的就是马虎……”师傅一如既往地唠叨着,我急忙打开文档进行改正。

我的师傅是一名退休老铁道兵,他叫丁清友,返聘在中铁十五局四公司苍巴项目部办公室。项目上年轻人都亲切地称呼他“丁叔”,尽管他已经退休了,却仍在岗位上发光发热。2020年7月,我进入苍巴高速公路项目部,第一次走进办公室,项目经理指着一位伏案办公的老同志说,“他以后就是你师傅了,跟着他好好干。”师傅见我进入办公室,站起身,微微一笑。我仔细打量眼前的师傅,他一米七五的身高,体型微胖,小麦色肤色,慈眉善目。我猜想师傅是个不善言谈的人,结果我发现自己的猜想是错误的。也就是进入办公室不到三分钟,师傅就从办公室的日常工作事务到做好后勤服务工作的意义,足足说了30分钟。我内心不免有些忐忑、惶恐,总害怕出错。在日常工作接触中,我逐渐了解到他除了工作以外,喜爱写作、拍照,为人和善,乐于助人,只要有问题问到他,都会耐心解答。在平常闲暇时,他会指出我工作中的短板和平常业务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当看到我的文章第一次在中国铁建网站被刊用时,他舒展着眉目,拧开水杯喝上一口水,用一口陕西普通话笑道:“不错,还得多努力,只有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地探索学习,才能更好地成长。”

“小陈,走,今天带你到桥梁顶上拍照”。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师傅带着我去工地拍施工特写照片,他说“写东西和拍照都是需要技巧的,只要眼中有美景,心中才有画面,你才能写出想要表达的内容。”我回味着师傅说的话,很快,我们来到了桥河特大桥工地,站在高墩梯笼入口,我不免有点发怵,那么高呀,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种露天爬梯,师傅能爬上去吗?60多岁的人了。我心里思忖着。只见师傅弯腰系紧鞋带,又系好安全帽带,然后就迂回向上攀爬。看到这一幕,我一下打消了顾虑,紧跟身后,向上攀爬。80多米高的梯笼,我看到师傅有点气喘吁吁,却依然向上攀登着,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到达顶端,走进盖梁膜架,放眼望去,整个施工现场呈现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与峡谷美景融为一体。就在我欣赏自然美景之中,咔嚓,咔嚓的拍照声拉回了我的视线,我深深吸了一口气,稳定了情绪,拿出手机,学着师傅照相的姿势,照葫芦画瓢拍起了照片。

在随后的日子里,我依然在“唠叨”中工作、学习。眼看着管段六座隧道贯通,桥河特大桥将要架梁作业,我内心充满了欢喜。在这个工地上,我遇到了师傅,见识了宏大工程建设过程。细细想来,从入职到现在已经过了七百多个日夜,这些日子里,我成长了不少,也收获了不少,我明白,我的进步得益于师傅的鼓励和指导。

前几天,我参加公司外宣工作视频会,看到许多不辞辛苦、笔耕不辍、取得成就的先进个人,我真正明白了师傅常对我说的“只有一步一个脚印,不断的探索学习,才能更好地成长”。

【编辑:金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