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
工作动态

勇攀技术高峰 打造科技创新“新高地”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马昌远   时间:2023-11-08 【字体:

获批2项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斩获2项国家级、2项省部级BIM技术创新成果大奖,荣获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认证,参与1项重庆市地方施工技术标准、1项团体标准编制……这是中铁建设集团西南公司重庆大河文明馆项目团队在不到两年时间里交出的丰硕科研“答卷”。日前,以该项目负责人命名、创办的中铁建设集团宣志杰创新工作室被评为“2023年度重庆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示范工作室”。

宣志杰创新工作室共有核心骨干成员13人,这支平均年龄仅有30岁的项目团队,他们坚持创新驱动,勇攀科研高峰,围绕施工生产、技术攻关、科技研发、项目管理等集智攻关,多举措打造企业科技创新“新高地”。

激发科技创新“源动能”

重庆大河文明馆工程是全国首座整体流线型彩色清水混凝土覆土式博览建筑群、重庆“十大”新型建筑之一,该工程87.5%的建筑结构为异形单曲、双曲及多曲面结构,含自由曲面墙体、双螺旋渐变上升壳体、伞形柱等复杂结构,建筑造型奇特且无规律可循。

“这个项目难就难在怎么把异形多曲面的彩色木纹清水混凝土建筑从设计构想变为现实。”工作室负责人宣志杰说。面对复杂的异形曲面结构,工作室从曲面模板支撑体系、钢筋算量及加工、清水混凝土设计三个方面集智攻关,全体成员挑灯夜战,自学三维建模软件、曲形钢筋翻样软件,综合运用Rhino三维建模技术、BIM施工技术、Grasshopper软件建立工程施工模型,创新提出了“定位盘+背楞+饰面板”的施工方法,成功解决了异形多曲面结构施工技术难题。

大河文明馆项目工程实景(中铁建设西南公司 供图)

该工程采用赭红色木纹清水混凝土作为建筑主色,直接展示混凝土本身的肌理和质感。为“创造”出这种独一无二的彩色生态混凝土,工作室团队四处奔波,调研多地市场,对清水混凝土强度、颜料用量、砂石类型等反复进行试验,不断调整混凝土的色彩和质感。在经过长达六个月共计40余次配比试验、114组样品比对和修正后,他们终于试配出符合设计要求的彩色生态混凝土,成功攻克全国首例双曲面彩色木纹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难题。

施工过程中,工作室创新运用“切截面”“投影法”“逆作法”等多种双曲面异形结构施工技术,克服异形开花柱体施工、双螺旋壳体结构施工、非对称锥体结构施工等复杂结构施工难题,打造出蜿蜒起伏的“素颜”建筑,创造了全国首个赭红色清水混凝土建筑、全国首例木纹肌理清水混凝土建筑、全国首例双螺旋状彩色清水建筑三项国内“之最”。

打好科技赋能“组合拳”

“我们不断开展前沿性创新研究,加强技术攻关总结,让施工经验形成有价值的成果输出。”宣志杰说。为加速技术创新成果转化,该工作室以工程技术攻关为载体,不断加大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的总结,多举措打好科技赋能“组合拳”。

创新工作室聚焦异形曲面施工、彩色木纹清水混凝土施工等技术创新内容,形成“混凝土双曲面壳斜顶施工模具结构稳定性监测系统”“异形双曲面混凝土结构钢筋翻样加工方法及系统”“组装式曲面背楞及模板”等2项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他们根据高大模板工程施工经验,编制2篇双曲面壳斜顶结构施工过程力学及结构安全稳定性监测软件著作,并获得中国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认证。他们不断加强BIM信息化技术创新成果研究,4项BIM研究成果分别荣获2023年全国第四届工程建设行业BIM大赛二等成果、“龙图杯”全国BIM建筑信息模型大赛二等奖、四川省建设工程BIM应用大赛一等奖、“巴渝工匠”杯首届建筑施工BIM+智慧工地职业技能大赛三等奖。同时,他们编写的《彩色清水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标准》被写入重庆市地方技术施工标准。

大河文明馆BIM三维设计模型及机电管线排布(中铁建设西南公司 供图)

该工作室还联合重庆交通大学进行“产学研”合作,发挥好外部专家在重难技术指导、复杂方案把控和创新成果研发中的“外脑”作用,高效推进校企重大科技立项和高等级科研计划。目前已形成《基于绿色建造的建筑通风空调工程设计与管理方法研究》《高质量发展理念下的自由曲面彩色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等10余篇论文成果。

系列举措实现了前沿施工技术、科技创新成果、专项技术难点的成果共享,为落实国家科技强国战略、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

孕育人才培养“新平台”

“我们努力将工作室打造成为员工培养的练兵场、专业人才的孵化器,点燃科技赋能企业发展的新引擎。”宣志杰说道。该工作室从组织管理、活动运行、绩效考核、技术创新等方面建立了完善的运行机制,每周定期开展技术培训,针对技术难题不定时进行“头脑风暴”,广泛开展群众性技术交流、技术攻关、技术协作、技术发明活动,使劳模创新工作室成为破解技术难题的“科研所”、推动技术进步的“加速器”和培养技能人才的“大学校”。

原项目技术员兰成诚目前是西南公司BIM中心的一名专业工程师。刚到大河文明馆时,他对异形曲面清水混凝土结构及其软件操作只是一知半解,为尽快让项目员工熟悉BIM技能,该公司团委、项目部通过“导师带徒”方式建立师徒结对帮扶机制,导师手把手教授徒弟三维识图、BIM建模、现场应用等技能,每周开展技术指导和技能培训。在近两年时间里,10余名三维建模软件的“门外汉”一步步成长为专业的BIM工程师。

组织开展BIM三维建模培训(中铁建设西南公司 供图)

目前,该工作室累计开展业务培训100余次、举行观摩活动100余场次,共计培养出了1名省级劳模,2名项目经理、2名高级工程师、5名成熟BIM专业人才,累计接受观摩5000余人次,受到来自波兰、意大利、葡萄牙等10余个国家代表团高度评价。

匠心独运,铸就精品。在宣志杰创新工作室的引领和带动下,大河文明馆项目获得重庆市“三峡杯”优质结构工程奖、“三星”智慧工地、安全文明工地等荣誉,被授予中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集体”“青年文明号”“红旗部室”、中铁建设西南公司“五好”党支部暨“四强”党组织等称号,擦亮了中铁建设高特精尖工程施工金字招牌。

【编辑:敏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