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品牌
铁建艺苑

讲故事的人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黄慧慧   时间:2023-03-31 【字体:

2021年,我到中国铁道建筑报社交流学习,提及如何写作,听到编辑老师说得最多的就是:讲故事。

要想知道故事怎么讲,就先得听听别人讲的故事。

于是,在学习期间,我“听”到了不少故事。

有因蒲都高速公路通车运营,让“猕猴桃”驶上康庄大道的幸福故事;有因中老铁路建设,在占芭花下许下终生约定的爱情故事;有陪伴着老铁道兵在工地上经历了无数次日升月落的灰大褂的友谊故事;还有把家里的英雄借给武汉的抗疫故事……

一起学习的伙伴,还分享了不少“故事”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三北”造林记》。生于西北、长于西北的我,也曾去过武威古浪八步沙林场,即便能够感知到从满山黄土到漫山青翠的反差,也难以想象,这样的变化是几代人艰苦卓绝的努力。但《“三北”造林记》仿佛放映电影一般,让我想象中的治沙过程,有了具体模样。

前几天,偶然看到了朋友在朋友圈分享的成昆铁路复线建设者的故事——《雄鹰飞过吉尔木梁子》。这个故事让我看到,即使雄鹰飞过了吉尔木梁子,但铁道兵的精神永远都留在这片土地上。过去,修建老成昆线的铁道兵们能穿透万重山,甚至长眠在那里,让峡谷飞彩虹,今天,修建成昆铁路复线的铁军传人就能在义无反顾的奋斗中修通路来,让天堑通途,让天涯比邻……

不论时代如何变迁,传承总是悄无声息。

一个个故事里,有无私的奉献,有无声的传承,有细碎的温暖,有数不清的小人物,有匿于其中的大情怀。

而天与海之间,从来不缺从无到有的拼搏故事。故事的主角,不是身披霞光的绝世英雄,也不是什么粉墨登场的流量明星,而是每一个热爱这片土地、热爱这份事业的“我”。故事的背后,是无数具体而微的生动片段。

在中国铁建港航局承建的山东省小清河复航工程项目,建设者殷剑锋拍摄到了绝迹已久的鸟中“熊猫”——震旦鸦雀出现在芦苇荡中的画面,用镜头讲述着建设者们以绿水青山为奋斗目标,让人与自然携手并肩的和谐故事。

位于浙江舟山市的鱼山岛,中国铁建港航局的建设者们在这里修筑石化基地。他们习惯了停电的常态,能摸着黑夹一筷子菜配着一口饭扒拉进嘴里,不舍昼夜,将一座“悬水孤岛”建设成为能源保供的“钢铁丛林”。这是建设者们以凡人之躯在东海之滨书写出的波澜壮阔的开拓故事。

市场部的同事,或许没有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但大都见过凌晨四点的雷孟德大厦。财务部的伙伴,不经意间“患上”了“贴票强迫症”,习惯了用自动铅笔标注发票上的错误。从本部工作申请到项目部工作的朋友,离开了楼下处处都是便利店的宁波,去往了连伞都买不到的小岛上……

这是他们的选择,是我身边的动人故事,更是无数中国铁建人的价值奉献。

纸张上的文字是虚无又缥缈的,当讲故事的人将文字组合成为故事,才是鲜活动人的,才是真实可感的。电影《寻梦环游记》告诉我们:死亡不是终点,遗忘才是。如果因为我们动情地讲述每一个铁建人的故事,而让他们被世界记得更久一点,我们是不是就延续了他们生命的长度?

讲故事的人,是伟大的。

我拿起笔来,在书的扉页上写下:要做一个讲故事的人,要讲天与海之间从有到无的故事,要讲山与河之间沧桑变幻的故事,要讲春与秋之间挥手作别的故事,要讲艰与险之间一路高歌的故事,要讲中国铁建人和神州大地初心如磐的故事。

希望与我并肩的伙伴们,不吝啬告诉我他们的故事。愿我笔下的故事,不乏能共情的听众。

【编辑:钊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