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一线风采

荒岛作答卷 劳动谱新篇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范松阳   时间:2023-04-28 【字体:

如果以“劳动”为考题,那鱼山岛绝对是中国铁建港航局建设者做得最好的答卷之一。

从浙江舟山岛本岛出发,经过一个余小时的海上行程,入目之处,滚滚长江裹挟着的苍黄泥土与蔚蓝海水,交织出一幅独特的图谱,来往车辆川流不息,石化管道交错纵横,钢铁建筑鳞次栉比……

这就是鱼山岛。“大小鱼山气吐银,惯看楼阁起鳞鳞。”清代诗人刘梦兰用《鱼山蜃楼》盛赞它“烟笼雾罩、蜃影绰绰”的景致。若非亲身踏足,必然会被这首诗歌所“蒙蔽”。谁能料想,数年前,大、小鱼山岛在浙江舟山千余海岛中并不起眼,岛上人烟罕至,一片荒芜。

而如今,它们通过填海合二为一,岛上有了“钢铁之城”——舟山绿色石化基地,端牢着“能源饭碗”。

鱼山液化码头二期工程(范松阳 摄)

“从你现在站的位置为起点,一直到海岸线,这么一大片陆地,都是咱们移山填海造出来的!”每每介绍鱼山,中国铁建港航局鱼山项目群常务副经理万晓龙言语中的骄傲都要溢出来。

移山填海,是对鱼山故事的生动概括。

2015年,国家规划在大、小鱼山岛建立一座世界级综合性现代化石化产业基地——舟山绿色石化基地。中国铁建港航局作为中国铁建唯一一支“海军”,率先登岛施工。

从2015年到2022年,他们连续施工建设了大小鱼山南防波堤工程、鱼山15号及19号地块、鱼山液化码头、鱼山大桥引桥段等共计25个工程项目。

远离大陆,孤悬海外,岛上地材、物资、机械设备和劳动力严重匮乏。气象条件恶劣、地质条件复杂、生活条件艰苦……建设之初,目之所及,全是困难。

材料匮乏,就一船一船运,人员不足,就一个一个接。“进场之初要啥没啥,这可都是我们一点一点攒起来的。”项目首批建设人员杨胜龙如数家珍。

缺水断电,闷湿潮热的天气里无法洗澡,电工师傅就兼职“理发师”,手起剪刀落,给大家伙剃了光头;出岛困难,食堂囤的饭菜总是变质,伙伴们连续吃了几天泡面,纵有怨言也表示理解。

那些打不垮我们的,终将使我们更强大。建设团队合理组织、优化工序,提前18天实现大小鱼山南防波堤工程合龙,打赢了全岛建设的首场“胜仗”。

大小鱼山南防波堤工程(范松阳 摄)

硬仗不止一场。2017年,作为舟山绿色石化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鱼山液化码头一期工程开工。开工伊始,就碰上两场超强台风。“就算我200多斤,感觉也能被台风吹上天去!”回想起当时台风的猛烈程度,项目安全管理人员刘浩还心有余悸。

再强的台风,也刮不倒劳动者的意志。加固临建工程,锚固施工船只,组织人员撤离……2017年至2018年,台风红色警报10余次,全员顺利大撤离8次。

此外,鱼山液化码头一期工程长2175米,是高桩梁板式码头,还是国内一次性应用TSC桩最多的码头工程,其TSC桩单体重量达93吨,桩身没有吊耳,也没有受力点,吊装、起吊、打桩技术难度极高,国内没有施工先例可供参考。

技术团队组织研讨攻关,数次开展数据验算,反复比对论证,寻找出了最佳受力位置作为吊点,破解了这一难题,创造国内同类型码头一次性建成最长纪录。

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

2019年12月,鱼山液化码头一期工程全面建成投产后,刷新了世界液体化工码头年吞吐量纪录。2022年11月,鱼山液化码头二期13到18号泊位交工验收,两期首尾工程相连,共同组成一个全长3569米的超级码头。

随着码头的运营、石化基地的崛起,鱼山岛如“鱼跃龙门”,一举成为石化行业一条巨龙,鱼山故事也被当地人称为“孤岛奇迹”。

这一奇迹,是广大劳动者用汗水和智慧创造出来的。

不管是在无垠的大海,还是在广袤的原野,数以万计的平凡劳动者,正创造着令人惊叹的建筑奇迹,书写着波澜壮阔的时代史诗,论证着劳动创造世界的永恒命题。

【编辑:钊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