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一线风采

扎根山水间 “蓄”写青春答卷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董慧慧 李方婷   时间:2022-05-16 【字体:

初夏时节,太阳日渐热辣。在山东省潍坊市嵩山深处,省内第四座抽水蓄能电站——潍坊抽水蓄能电站施工火热。在机械轰鸣中,陈德洲正提高嗓门,对一线技术人员进行现场交底。

陈德洲是中铁十四局潍坊电站工程部长。工作7年来,他先后参建青岛蓝色硅谷、文登电站、潍坊电站项目,凭着对事业的执着与热爱,扎根一线,默默耕耘,在磨砺中不断成长,努力书写着自己的青春答卷。

陈德洲(右)在工地

青岛蓝色硅谷崂山隧道是陈德洲的第一站。该隧道单洞长4580米,是当时青岛最长的山岭隧道。对于初出茅庐的他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成长机遇。

崂山隧道围岩差,浅埋距离长,最浅埋深只有6.8米,下穿居民众多的社区,安全风险大,是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陈德洲回忆说,在这里爆破相当于在膨胀的气球壁上扎针,一不小心就会塌方。

起步即冲刺。跟着项目团队,陈德洲运用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翻阅资料,请教同行,为攻克隧道难题建言献策。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他们最终想出以“牢”克“危”的方法,在山体最薄弱的地方进行注浆及表层浇筑混凝土层。克服技术难点,同时在洞内设置双排超前小导管作为辅助措施,配合“台阶法”开挖,确保隧道安全顺利穿越浅埋段。

有了这次施工攻坚,陈德洲认识到了工程建设任务的艰巨,也更加坚定了迎难而上、勇于挑战,努力做出一番事业的决心。

2017年,陈德洲转战山东文登抽水蓄能电站,继续进行技术保障服务工作。这里位于“仙山之祖”的昆嵛山上,是目前省内装机容量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电站历经7处转弯,穿越8条断层,横穿深约300米的复杂地层、2300多米的岩体,大大小小近80个洞室,施工难度极大。

再次挑战新领域,陈德洲兴奋之余也倍感压力。在项目部统一安排下,他负责排风竖井施工。该井深280米,等同于地下的百层摩天大楼。经过实地调研,陈德洲和团队从绩溪电站了解到国家一级工法“斜井导井阿里玛克爬罐施工”,那里的施工条件与文登大致相似,但这个工法用到的提升设备造价高、安全性低。

“既然设备不符合施工要求,我们就想方设法改良。”陈德洲说,那段日子,他们跑遍了当地机械市场,走访摸排相关设备的性能,还深入工厂与有经验的师傅共同探讨,找到了一款矿用卷扬机,可以尝试改良使用。

虽然并没有百分百把握,陈德洲却开始努力攻关。他不断研究,综合分析了设备的承载力、自重、载重以及变换角度后的重力变化等因素,进行大量计算验证,最终选用了矿用提升设备+井架提升系统,解决了进出竖井的难题,在长达近4年的施工作业中做到了安全运行保障。

如今,凭借在抽水蓄能电站的施工经验,陈德洲又投身潍坊抽水蓄能电站建设。随着施工任务全面展开,他的工作更忙了,每天往返于办公室和工地之间,“两点一线”中书写着工作答卷:施工方案编写、技术人员培训、工序技术交底、现场技术指导等等。

“虽然很累,但是很充实”,陈德洲坦言。随着负责的工作越来越多,他考虑问题的角度、学到的知识以及组织管理能力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这是他成长蜕变的必由之路。

扎根工地,陈德洲攻克了一层层难题,也登上了新的阶梯。虽然夜里的加班快餐让他变胖了,工地上的烈日把他晒黑了,他在人群中慢慢淡然了,他的知识储备却厚重了。他用蚂蚁搬家式的努力,一步步成长为抽蓄板块的技术尖兵,距离青春梦想越来越近。

在陈德洲看来,能够先后参建国家2个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是幸运的。“攻克技术难点,助力公司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我们肩负的责任还有很多。”谈及接下来的工作,陈德洲充满期待。他畅想着未来有一天,清洁电能将从电站源源不断地送向四面八方。

陈德洲在研究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