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品牌
铁建艺苑

我在家乡建高铁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侯佳冰 吴凡   时间:2023-05-08 【字体:

凌晨,东方的天空映出一片红霞,在位于山西省忻州市的中铁十七局二公司雄忻高铁山西段五标段3工区施工现场,铲车、挖掘机来回穿梭,数十台打桩机轰鸣着将一根根基础桩打入地下……

河北雄安新区至山西忻州高速铁路项目是国家重点工程,也是山西境内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于2022年十月开工建设。雄忻高铁山西段五标3工区负责12公里的施工任务,目前正在进行紧张的桥梁下部结构施工。

清晨7点,项目技术员赵嘉活动了几下肩膀,与前来交接班的同事仔细交代了几句,往项目部走去。

工作中的赵嘉(吴凡 摄)

赵嘉今年35岁,是土生土长的山西忻州人,从小在山里长大。自开工以来,赵嘉就积极参与到项目建设中,负责其中3公里、大约800根桩基的技术管控工作。

为把握施工黄金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按照工程节点目标要求,全力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实行24小时不间断施工,建设者们都是“两班倒”。因此,从晚上7点到第二天凌晨7点,赵嘉需要一直在工地上值守。

在现场盯了一夜,赵嘉却不急着回宿舍休息。他说,734号桩基刚刚浇筑完混凝土,还没顾得上细细梳理资料,他得回去先把资料完善一下。

赵嘉说,桥梁下的桩基虽然深埋在地下,但却是整个工程的重中之重,只有桩基稳定的话,上面的桥台、墩柱才可能稳定。

桩号、桩基深度、直径和沉淀物厚度、混凝土浇筑情况……每到一处桩基打孔的位置,赵嘉都认真测量、详细记录,生怕出一点纰漏。

傍晚6点半,头戴安全帽,身穿反光背心的赵嘉再次回到施工现场。

“735和737今天怎么样?”赵嘉向当班的同事问道。

“735已经成孔了,需要找监理报检,736正在钻孔,737号墩1号桩基正在浇筑混凝土。”同事答。

“好的,你回吧,我跟进。”赵嘉拍了拍同事的肩膀,往现场深处走去。

值班的时候,赵嘉总是在现场来回地走、细细看。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干好技术员的活,一个是要“费鞋”,一个是要“费神”。从交班到第二天早晨,他往往能走个三、四万步。

“打桩的话得时刻盯着,来回巡视,桩基做不好的话,它上层就都是相当于空中楼阁,没法儿使用的。桩成了废桩,就给企业增加了返工成本。”赵嘉笑着说:“更何况这是建设家乡,更要拿出百倍精神,咱得把品质工程带给家乡父老。”

虽已进入五月,但当地昼夜温差大,夜间气温还是很低,加上常有大风,吊装钢筋笼或吊装作业很难在夜间完成,项目只能先打桩,将其他工序先暂停。因此,夜晚的施工现场常常只有赵嘉他们几个在坚守。

有人问赵嘉:“苦不苦?”赵嘉却笑着说:“小时候在农村,交通条件不发达,想出门只能坐拖拉机到近处。现在长大了,家乡也要建高铁了,多幸运自己能参与家乡建设啊,不光不苦,我心里还甜着呢,希望家乡的高铁能早日通车。”望着初见雏形的五台山特大桥,赵嘉激动地说。

夜深了,五台山机场特大桥施工现场灯火通明,旋挖钻、吊车、挖机轰隆着赶往下一个工点。裹紧厚厚的冲锋衣,赵嘉举着手电筒往另一处桩基施工作业面走去,开始了新的巡查工作。

【编辑:显正】